在中央反腐倡廉、匡正风气举措密集出台的当下,领导干部带头禁烟,不仅是我国公共场所控烟进程中的有力信号,更是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发扬民主作风、防范贪腐浪费的具体细节。
我国公共场所禁烟难,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些领导干部负有责任。吸烟被视作不拘小节的个人习惯,甚至是“领导风范”的一种体现,见面寒暄香烟“开路”,大会小会烟雾缭绕;机关控烟成难点,并缺少监督、罕见处罚。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在公共场所禁烟,将有力倡导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公众健康。以往公务活动中的烟酒不少是公款消费,而且还要力求高档,否则似乎就有“不敬之嫌”。领导干部“好这一口”,一些钻营的人往往会投其所好,打开贪腐的闸门。
对领导干部来说,吃、穿、住、行等作风之事样样不可轻视。“禁烟令”从细微处抓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体现出了一种“微管理”思维。近期,中央连续出台多项规定,务实、具体,抓实了改进作风的“牛鼻子”。
中秋节不发月饼、不用公款印寄贺年卡、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等细节,一道道“处方”正医治着长期以来被群众“看到眼里,骂在嘴上”的“毛病”。抓好这些细节,聚沙成塔,潜移默化,能起到让党风、政风风清气正的作用。
加强作风建设,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发挥“钉钉子”的精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发现一起,就曝光一起、查处一起。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需要优良的党风政风来支撑,只有抓细节、抓小节、抓年节,整风不嫌事小,强化底线思维、强调公共伦理,才能从根本上革除作风之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