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背景、内涵与途径(6)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背景、内涵与途径(6)

新一届国务院成立之后,更加明确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本思路。2013年3月17日总理记者招待会,李克强首次提出“中国经济升级版”概念。3月25日与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的境外代表座谈会上,李克强再次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3月27日至29日,李克强在江苏、上海等地调研考察时强调,“要用开放促进改革,要以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目前,各方都对这一思路进行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广泛征求意见。对此,我们提出如下设想和建议: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立足扩大内需和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创新动力,促进绿色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到“十三五”规划结束时,建立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环境友好、分配公平、民生幸福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体系。从内容要素看,中国经济升级版应具备如下特征:

一是协调发展。产业发展更加协调,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经济需求拉动因素更加协调,消费需求比重进一步上升;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进一步趋同;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国际国内发展更加协调,有效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国际收支更加平衡。

二是创新驱动。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创新强国;创新机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的经济活力和潜能进一步激发,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最大动力;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型人才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绿色发展。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环境特征,经济活动创造的生态盈余大幅增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特点突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全面建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与经济增长脱钩,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国土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与自然共处更加和谐,逐步建成美丽中国。

四是共同富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0]明显提高,收入分配机制更加公平、更加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不同行业及领域劳动者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尼系数持续下降,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达到较高水平,基本社会保障全体人口全覆盖。

五是人民幸福。城乡劳动力就业充分,服务业吸纳就业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当前民生相关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人民群众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11]有可靠保障,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人民发展需求得到更大满足,社会管理水平和成效明显提高,因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冲突性、群体性事件数量明显减少,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

总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要平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各类矛盾凸显期,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三大系统从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的转变,实现系统间关系更加协调,全面提升国民净福利水平。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