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反腐亮点:党委领导担主体责任(3)

2014年反腐亮点:党委领导担主体责任(3)

体制机制创新让反腐不是“一阵风”

纵观公报全文,强调党委主要领导是反腐“第一责任人”,只是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其中一环。

2013年,反腐之势雷霆万钧:18.2万名官员被党纪政纪处分,逾3万名干部因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被处理,超2.1万名领导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被问责,让公众对2014年的反腐败斗争充满期待。但也有一部分心存侥幸的官员猜测:“如此高压态势的反腐,会不会只是‘一阵风’?”

“公报中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亮点颇多——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它们都证明反腐的制度将更完善,力度将更大,成效将更显著。”李成言预测。

比如,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就被受访专家普遍看好。

“根据有关规定,当前,各地纪委主要受本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但由于上级纪委一般不掌管人财物,在一些地方,同级纪委不敢监督同级党委一把手的现象,比较突出,上级纪委的领导有被‘虚置’的危险。”马怀德分析。

此现象的危害不容小觑。据李雪勤披露,这些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主要领导干部,有的还是高级干部。据统计,在所有受纪律处分的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干部中,一把手的比例占总数1/3以上;在厅局级以上干部中,一把手的比例更高。“这说明,对一把手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而公报提出,制定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意见,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改革和完善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

“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尤其是牵住组织人事的‘牛鼻子’,就能让地方纪委真正成为‘敢于监督’的队伍。”李成言分析。

反腐败斗争一路走来,从“揭盖子”、“扎篱笆”到“清场地”、“夯地基”,竹立家认为,随着反腐制度一步步构建的,正是中央层面“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自信与成熟。

“如果说2013年是反腐‘启动年’,那么,2014年和2015年就是反腐‘关键年’。在我看来,本届党中央的最大执政特色,就体现在‘执行力’上;‘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能把旧东西变成新东西。”竹立家评价。(记者 王梦婕)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