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就得公办

公事就得公办

核心提示:现代社会无论任何人、任何企业,无可避免都会到政府部门办事。政府部门为企业和群众办事,表面上千头万绪,实质上却体现着公权力的运用,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更关系着千千万万普通群众的切身利益。

现代社会无论任何人、任何企业,无可避免都会到政府部门办事。一个人,从母亲怀孕到出生,再到户口登记、上学、就业、结婚生子,最后成为老人直至去世,都要办各种证件和证明。一家企业也是如此,从设立到扩张甚至破产,也都离不开与政府部门打交道。

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到政府部门办事最大的愿望就是不用求人,咨询问题有人解答,填写表格有人指导,找人办事有人指路,最好是不用跑太多的路就能把事情办得又快又好。长久以来,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办事推诿、效率低下,一直是最难治愈的“机关病”。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得不找熟人托人情,甚至有时候政府部门自己办事也得如此。有人因此感叹说,现在办事真难,私事得当私事办,公事也得当私事办。

我省政务服务体系的建立,无疑为治疗“机关病”开出了一剂良药。2013年,我省全面推进省市县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截至12月底,14个市(州)已全部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86个县(市、区)中有78个设立政务服务中心,82%的乡镇(街道)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32%的村(社区)中建成了便民服务网点,全省整体上已初步建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

这些政务服务中心和服务网点,不仅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地方,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避免了以往公文旅行和群众到各政府部门“串门”。更重要的是,这些政务服务中心和服务网点,实行了“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行政审批模式,纳入了绝大多数政府审批事项,并减少办事程序和需要提供的要件,为“怎么样办事”设立了一套有效的制度和“规矩”,将“公事”回到了“公办”的轨道上。

政府部门为企业和群众办事,表面上千头万绪,实质上却体现着公权力的运用,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更关系着千千万万普通群众的切身利益。这种公权力用好了,就是党和国家以及群众之福,用不好就是党和国家以及群众之祸。我省建立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就是要为公权力的运用套上“笼头”,将一切曝光在阳光之下,推进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前进,为群众谋取更大的福祉。

公事就得公办,其中的道理很浅显,但完全实现却很难,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干部共同努力,也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现在,我们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