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个人觉悟和水平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升个人觉悟和水平

核心提示: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加剧,很多党员干部面对领导要求、个人进步、群众期望思想迷茫、不知所措。比如关于追求的把握,追求太高则虚无缥缈、庸人自扰;追求太低,则浑浑噩噩缺乏动力、活力,容易陷入自足自满的漩涡。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加剧,很多党员干部面对领导要求、个人进步、群众期望思想迷茫、不知所措。结合当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要珍惜岗位、有所作为,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认真系统深入学习中央最新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力求有所感悟和改进,进一步提升个人觉悟和水平。

一要警惕五种倾向。一是不相信组织、不尊重他人。表现为怨天尤人、灰心丧气、看不惯、不服气,工作中不自觉、不主动、不适应,配合不积极、支持不给力、合作不情愿,处心积虑琢磨人。二是没有工作激情、缺乏拼搏精神。表现为目标模糊、标准低,做混事僧、应付工时,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进取精神。三是为了当官或发财而工作。表现为满足自己私利而选择性作为,面对别人进步红眼、捣乱,面对利益锱铢必争、斤斤计较,工作似乎就是为了争夺什么。四是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表现为敷衍塞责、拖拉疲沓、推诿扯皮,对工作不上心、对群众不挂心、对他人不真心,对自己的得失利害最用心。五是患得患失、好人主义严重。表现为胆小怯懦、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不讲原则、不分是非,奉行“明哲保身”的信条,缺乏公事公办的勇气和智慧。

二要摒除四个误区。一是“没有背景不行”的误区。古人曾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也曾就自己当选天津市长和叶选平当选省长一事,深刻批驳了所谓的“背景世袭论”。二是“有钱就万能”的误区。有钱可以做很多事,但有很多事是钱做不到的。友情爱情、身心健康等,都是用钱很难买到的。机关干部也绝不是靠花钱活动才能得到提拔重用的。三是“论资排辈等靠要”的误区。领导是干出来的,不是熬出来的,不能有机会主义思想。在干部选任上,年龄、资历、学历是个条件,但却不是限制,更多的情况下是个参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四是“无所事事无所谓”的误区。没有信仰追求的人是可怕的,没有为民服务的理想对于一个党员干部更是危险,一个无所事事的干部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了方向的海船。作为公务员要始终激情自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混儿天”就是浪费生命、不称职。

三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组织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树牢组织意识,遵守组织纪律,重要的是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坚决杜绝各行其道、营私取利等行为。二是学习意识。学习是提高能力的途径,勤学、善学是成事之本。要有“人一能之,己百之”的精神,通过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达到提高能力、推进工作的目的。三是担当意识。要不怕事、敢干事、敢负责,有风险意识、牺牲精神。很多人说起来很有思路,干起来却畏缩不前,其实缺乏的就是一种担当精神。明朝知县唐成留下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千古美传;清朝林则徐就有“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趋避之”的崇高情怀;清末谭嗣同更有为改革甘愿赴死以唤醒国人的大无畏牺牲精神等等,实质上都是敢于担当的表现。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出身地主富豪、官僚世家的人加入共产党为革命放弃安逸、撇妻离子、舍生忘死投身革命,其精神就是为国难担当、为百姓担当的最高境界。习近平在福建省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曾查过一案子,谈到得罪人时曾说“得罪几千人几百人重要还是几百万人重要,”就是敢于担当的风范。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和气度,要有敢于挑战风险的精神和能力。

四要提高两项能力。一是执行能力。主要体现在工作中落实能力的强弱,彰显着自身拥有的业务知识技能和实际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中层以下干部尤其要强化这方面的能力。领导一旦决策,确定工作目标,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不发牢骚、不惧艰难。执行力有个人禀赋因素,更要坚信勤能补拙、坚持就是胜利。“龟兔赛跑”就是很好的启示。但也要避免急功近利、贪功冒进等。二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谋划部署、推进工作、落实决策的过程中改革创新的能力,包括工作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创新、路径创新、制度创新的能力等。“田忌赛马”就说明了这个道理。领导干部要着意培养此项能力。但创新不是胡作非为,不能突破底线和根本原则。

五要抓住一个关键。即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要“把握”好,唯有此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如何叫把握得好呢?比如读书,要学以致用,读书无用则不如不读书。比如干事,就要讲求方法、效果,工作没有效果就是无用功,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体现的就是能力和水平。比如关于追求的把握,追求太高则虚无缥缈、庸人自扰;追求太低,则浑浑噩噩缺乏动力、活力,容易陷入自足自满的漩涡。比如关于目标的把握,机关干部追求进步是应该的,但只为了当官儿挣钱则是极其错误的,作为公职人员工作的目标应该是在为社会和他人服务中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机结合。清代名臣陈廷敬为官做事的智慧,其核心要义就是“把握”两个字。历史上张汤、杨修、解缙的悲剧,也深刻验证了“把握”对于人生和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作者系河北省邢台市地震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