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想到核心价值观建设(3)

过春节想到核心价值观建设(3)

摘要:”并且,进一步指出,倡导“24个字”,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各方面普遍反映,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鲜明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核心价值观。

多元之中有砥柱,多样之中有主导,多变之中有准绳。社会上“好人总是多于坏人”,遵纪守法的、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的、乐于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的、积极进取的、想创出自己更好业绩的,总占社会的大多数,包括处于“上游”的人群和处于“中游”的人群。其中,处于“上游”、先进的、被鲁迅称为默默苦干的“中国的脊梁”,是社会的楷模,引领着我们民族的进步。这健康的大多数,构成社会的主要力量,主宰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所选择、践行的价值观,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党所倡导和须践行的价值观与这“大多数”所需要的理念联系在一起。由此,增添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三个自信”。

近年来,各方面普遍反映,应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鲜明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如今,十八大所概括的价值观方面的“三个倡导”、“24个字”,就是一种尝试和进步。

这“24个字”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目前的共同理想。各个阶层、群体都认同这一目标。这既是目标,也是价值理念。即“富裕起来”是价值取向,又是人民的权利;“民主”、“文明”、“和谐”,都是奋斗目标,又是人民的权利。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需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当然是爱社会主义中国。这,凝聚着人民的共识,成为人民价值观方面的“最大公约数”。

这“24个字”透露着中国优秀文化的传统又有借鉴这世界文明成果。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一定是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反映着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思想。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丰厚的民族,传统价值观中有丰富的财富,现今概括的24个字就烙上中华文化的精神印记。同时也吸取了世界文化文明成果中的养料。

这“24个字”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内涵。以伦理学的角度来观察,“24个字”呈现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对公民而言,前两个层面的理念和价值观,更多地表现着公民的权利,公民层面的理念和价值观更多地体现着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当然,这种划分和解读是相对的,比如,以民主来说,既是公民的权利,即享有各种民主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每个公民都得遵纪守法。

笔者认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言之,也可认为:就是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无数社会事实证明,这类“真善美”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雷锋”式的人物,就是社会的先锋和楷模;普通人可能不经常的、但一旦有情况,也会做善事:紧急时刻会自然而本能地舍己救人、向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相助之手等,就是“真善美”的闪现,是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对此,我们应像爱护“幼苗”般地予以“捕捉”利他利于社会的好事,弘扬其中的价值观。多元社会的“铸魂工程”是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各级组织单位、各级领导、各媒体网站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公民人人参与,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如此,才有一个风清气正的美好社会。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