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学习体会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满怀豪情地迈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胜利的伟大征程。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回顾党的十六大以后10年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作出了一系列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一整套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总结和梳理10年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日,李长春同志的《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下简称《文化强国之路》)一书正式出版。这本书真实记录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奋斗历程和成功实践,体现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展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的辉煌成就,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认真学习《文化强国之路》这部著作,对于文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文化生产力、解放文艺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把握文化“魂”与“体”的辩证关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

《文化强国之路》中有多篇文章论述了文化的“魂”与“体”的辩证关系,提出要始终牢牢抓住文化的“魂”,创新和用好各种文化的“体”,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做到形神兼备、强“魂”健“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根本任务。当今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文艺领域的情况也更加纷繁复杂。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廓清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规律与市场规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等一系列重要关系的思想认识,更加自觉运用好文艺创作生产这个“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