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已经进入追梦、筑梦、圆梦的伟大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既是人民的梦,也是文艺工作者的梦。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抒发中国情怀,塑造中国形象。要用高品质的文艺作品和多姿多彩的文艺表现形式,反映人民创造,塑造美好心灵,礼赞高尚情操,大力讴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唱响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主旋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形成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魂聚气。
二、深入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重要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密切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本著作反复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宣传思想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文艺工作而言,“三贴近”原则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文艺界的直接体现,是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不断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文艺创作实践中,如果不贯彻“三贴近”原则,就不可能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完美统一的优秀作品,社会主义文艺就难以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偏离或忽略了“三贴近”原则,文艺作品就会苍白无力、枯燥无味,社会主义文艺的根脉就会窒息和枯萎。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社会主义文艺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也必须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唯一的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全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艺界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把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自觉把“三贴近”原则贯穿到文艺创作生产传播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人民群众作为文艺的创作主体和服务对象。要把社会当作大课堂大舞台,走出高楼、走出书斋,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极开展采风创作,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汲取营养、净化心灵,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创作出更多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各级文联组织要秉持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的宗旨,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作为重要使命,广泛开展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让人民群众享有改革开放的最新文化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