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3)

——《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学习体会

三、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激发文艺创造活力,努力攀登艺术高峰

《文化强国之路》着力强调改革创新对于文艺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指出只有通过改革创新,破除妨碍文化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才能充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化企事业单位遵循艺术规律、市场规律,焕发创造活力,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是文艺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不竭动力。当今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新期待,对文艺繁荣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重点是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大力推进文艺观念、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文艺体裁题材、风格流派、样式手段的创新,努力弘扬和建设先进文化,不断提高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文艺精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创新能力。要始终坚持把提高思想艺术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勇气,努力攀登艺术高峰,着力打造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艺精品。要建立健全文艺精品和重点题材、重大创作项目的扶持机制,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对文艺名家和中青年文艺拔尖人才进行资助,加大对文艺精品和原创作品的购买力度,为中国文艺精品的产生创造更加肥沃的土壤和更加适宜的环境。要积极推进文艺科技创新,充分认识现代科技对文艺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在文艺创作生产传播和新业态发展中的作用,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化创造和传播,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文艺的表现力和传播力。

四、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升职业道德素质,认真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

著作中特别对文艺工作者“德”与“艺”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述。指出文艺工作者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承担着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的光荣使命。正人必先正己。要做到这一点,文艺工作者首先要努力塑造自己的崇高灵魂,始终追求德艺双馨。文艺人才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德艺双馨,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更是每一位杰出文艺工作者的毕生追求。培养一支德艺双馨、规模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活力和创作激情。

2012年中国文联九届二次全委会在广泛讨论、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得到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引起了热烈反响。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践行文艺界核心价值观,自觉坚持爱国为民,弘扬先进文化,追求德艺双馨,倡导宽容和谐,模范遵纪守法。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守艺术理想和艺术良知,恪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弘扬社会正义,传递人间真情,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和低俗之风,努力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真诚的艺术态度和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努力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时代风尚的引领者、社会和谐的促进者。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