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洪华:关于中国大战略的理性思考

门洪华:关于中国大战略的理性思考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门洪华

中国大战略之谋划,应从基本国情和国家战略资源出发,结合其所面临的国际局势,明确本国的基本世界定位及其基本战略选择;在此基础上,确立大战略的基本趋向,并以此为核心确定大战略的基本内容及其实施原则,构建大战略的基本框架。

中国的世界定位

一个国家的世界定位往往源自其国家总体实力,同时与其所追求的国际目标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应也有直接的关系。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及其国际影响力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尽管不时出现“中国风险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分裂论”的悲观论调和“中国威胁论”的耸听“危言”,但大多数战略分析家所持的预测是中国正在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只是时间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领导人在诸多场合宣布中国要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并采取具体措施进一步承担国际义务和责任,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大国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更多关注。2006年以来,自美国开始,世界热炒“中美两国论”(G-2),中国开始被视为世界大国,尤其是2010年中国GDP规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使得这一话题持续升温。关于中国世界定位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中国属于何种程度的大国上,目前主要有地区大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亚太地区大国、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大国、世界性大国、准超级大国等几种判断。

关于大国的基本标准,中国古人曾有探讨和判定。例如,战国纵横家张仪指出:“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山积。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1]以上剖析实际上指出了作为大国的基本标准:幅员辽阔(地半天下)、具有抗衡其它国家联合起来的实力(兵敌四国)、地势稳固(四塞以为固)、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实力雄厚、国内政治清明、制度先进(法令既明,主严以明,将知以武)、具有巨大的威慑力(天下后服者先亡)等。关于世界大国的衡量标准,国际关系学者、历史学家多有涉及。例如,德国历史学家兰克指出,一个世界大国“必须能够抗击所有其他大国而不败亡,即使在后者联合起来的情况下”。[2]时殷弘认为,大国在某区域内或世界范围内有较广泛的国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拥有足够的综合国力,平时能够有效地维护这些利益,战时则能够或通常能够抵御至少其他两个区域性或世界性大国的联合力量,一般来说被别国认为有权利处理本区域或世界范围内所有重大国际问题和足以影响其他多国安全的国内问题,通常与本区域内和世界上其他大国有起码的共同利益、共同国际价值观念、共同规范和共同国际运作机制,从而被视为大国共同体的一员。大国具有参与处理本区域内所有重大国际问题的公认权利,拥有实力、广泛参与区域或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事务并在这些事务上同其他大国有足够的协调与协作。[3]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指出,世界强国应具备以下特征:(1)国家实力强,与同一历史阶段的其它国家相比,经济更为发达、军事力量更为强大、文化更为昌明、疆域更为广阔;(2)对外辐射广,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对外扩张和辐射,能够深刻改变时代面貌,强有力地影响乃至左右世界文明的进程;(3)历史影响远,其影响并不局限于某时某地,而是跨越时空、源远流长。[4]

对照这些参照条件,我们认为,有史以来,中国就是东亚地区乃至亚洲的大国。当然,中国从来未成为世界大国,因为19世纪之前并不存在世界大国,只有区域性大国,真正的世界大国是在19世纪后的群雄逐鹿中造就的,而欧洲大国的崛起与中国的衰落恰成鲜明的对照。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中国才再度以大国的面目在国际体系中现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制止了中国国际地位下降的百余年趋势,迅速确立了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地位迅速攀升,国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上升,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之一,亚太地区的所有重大事务,没有中国的积极参与则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中国具备成为世界大国的一些基本条件──如国家战略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等,但尚缺乏足够的海外利益和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世界性特权,因此我将中国定位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亚太大国。[5]中国的世界定位以地区性为基点,兼具世界性的特征。

对于中国的大国地位,目前有异议者甚少,但关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前景,却历来争论不休。迈克尔 奥克森博格(Michael Oksenberg)等指出,世界大国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处于世界前列,军事实力处于领先地位,文化宣传影响全球,具有世界性的政治影响力;从以上标准条件看,中国具有成为全面强国的潜力。[6]布热津斯基指出:“全球性强国意味着真正在全球军事能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重大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影响力、明显的技术领先地位和有吸引力的社会生活方式——所有这些必须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形成世界范围的政治影响力。”[7]对照这些条件,中国目前不是世界大国,但具备了成为世界大国的基础条件,中国的经济实力、文化影响力、军事实力、科技能力、国际影响力均处于稳步上升态势,对照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最为巨大、前景亦最为明朗。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