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口岸如何抓好党风廉政建设(3)

边境口岸如何抓好党风廉政建设(3)

摘要:作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素质的反映;是党员干部总体形象、个人形象的综合体现;是机关效能的标志;是一个单位工作有序运转的保证;是密切党员群众关系的迫切需要;是树立部门良好形象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作的直接需要。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党委主体责任机制

    党委管总抓大事,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党委应该抓的“大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关键要“谁主管、谁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构完善的责任体系。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主要领导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下级党组织要定期向上级纪委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办法,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纠,有责必问。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领域和部门,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严格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二)坚决惩治腐败,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当前,边合区仍处在腐败案件易发多发时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要解决干部“不敢腐”的问题,就必须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用意,坚持“零容忍”的态度,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始终保持反腐的高压态势。一要明确总体要求。坚持在立案上突出重点、防止大起大落,在办案中依纪依法、确保安全,在处理时实事求是、宽严相济。二要突出查案重点。重点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重点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三要完善办案协调机制。强化纪检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健全协作配合机制,形成办案合力。规范使用办案措施,做到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四要坚持抓早抓小。全面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加强和完善信访监督,改进约谈、函询等制度,对苗头性问题要及时约谈、函询,加强诫勉谈话,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三)加强思想教育,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腐败归根到底是源于人的欲求不满,古往今来的腐败现象,无一不是思想“总开关”首先出了问题。思想教育工作是开展防腐、反腐斗争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因此,要解决干部“不能腐”的问题,就必须加强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抵制和防范腐败,严于律己,遵纪守法,构筑起拒腐防变的牢固思想防线。一要完善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大宣教”格局。以近年来我全国查办的大案要案为素材,制作警示教育电教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二要开展领导干部一年一警示活动。利用述职述廉的机会,开展警示教育。三要建立廉政教育培训协作制度。与组织部门和党校协调配合,将廉政课、警示教育纳入各类班次领导干部培训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课时累积制管理范围。四要开展廉政短信提醒制度。定期不定期向在职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进行经常性的廉政提醒。五要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廉政法规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督促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四)规范权力运行,建立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权力制约是反腐的根本。要解决领导干部“不易腐”的问题,必须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能等有了“病”,才把“健康”当作一回事。不能“亡羊”了才去“补牢”。提前把权力“笼子”扎紧扎好才能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一要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强化科学管理、高效管理、公开管理和依法管理,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严格规范和严格管理。二要建立重点工程权力运行监管机制。坚持把加强对工业园区、道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权力运行的监督作为重点,坚持廉政建设与工程项目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抓住项目筹备、立项、评估、预算、资金拨付、设计变更、验收、决算等环节,采取“贴身防守”,强化跟踪监督、全程监督,并注意发挥广大群众监督作用,把重点工程建成“廉洁工程”。三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健全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杜绝暗箱操作。四要清理抵制利用公权力投资入股行为,防止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公权力与民争利。五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深入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和项目建设情况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保廉洁,提高群众满意度。

(五)实施民心工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坚持把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在为民中体现作为。二要认真开展执法监察。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执法监察。重视抓好土地、建设领域和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开展救灾、救济、捐赠款物、农民工工资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三要健全信访举报机制。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和下访机制,听民声、察民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完善信访制度,试行网上举报等新办法,拓宽群众举报渠道。

(六)实施源头治理工程,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坚持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着力点,加大源头防腐力度。一要开展领导干部轮岗轮换制度,对领导干部所分管的工作定期轮换,对各部门负责人定期轮岗,丰富干部工作经历的同时,防止因工作时间太长,出现权力私化现象,有效避免各类不良现象。二要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制度建设。完善投标人报名、评标办法和专项管理办法,健全标后监管制度。积极推行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建制”。三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收支改革,落实“收支两条线”、“票款分离”等制度,明确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接待标准、票据管理、报账发票审核审批程序、报账员职责和会计员职责等具体要求,并严格遵照制度执行。完善部门预算,健全会计集中核算等制度。四要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经营性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制度。继续抓好建设工程、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有形市场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建立统一平台。

    (七)实施效能提速工程,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推进效能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率,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一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对行政审批制度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减少审批事项,强化对审批项目的后续监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二要继续推进机关和基层部门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管理与服务水平。完善效能投诉工作机制,解决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三要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提高公开质量。编制政务公开目录,分类向社会或在单位内部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