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要走好群众路线(3)

全面深化改革要走好群众路线(3)

摘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部署。

3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让群众广泛深度参与

群众在改革中的参与度,直接关乎改革成败。要通过构建立体化的群众参与机制,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改革的全过程引导组织群众纵深参与,为改革凝聚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构建社会参与机制,让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参与和推动改革。改革开放本质上是人民群众自己作出的选择。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忌脱离群众做方案、关起门来搞改革。改革决策要组织群众参与,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举措,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群众利益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完善多元决策机制,不断扩大公众对改革决策的参与度,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在我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普遍期盼解决教育失衡等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广泛听取意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讨论,作出了实施广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八大重点工程的部署,切实回应群众“有学上”和“上好学”的新期盼。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群众中蕴藏着推动改革的丰富智慧,改革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聪明智慧。要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实践创造,及时总结基层经验,从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探索实践中寻找破解难题的办法。要加大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主动为群众解答改革难题,澄清改革误区,引导改革方向,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确保让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个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关系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改革不可能使所有人都受益或所有人同等程度受益,但总体上看,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必须使多数人受益。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不可避免地产生物质利益的多样化,群众利益诉求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对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进行调节。要坚持总体受益,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制定实施各项改革措施,要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多种利益关系,充分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此基础上,优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要正确处理讲求效率和注重公平的基本关系,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利益分配机制,做到推动发展更有效率、促进社会更加公平。

构建风险防范机制,最大程度降低改革风险。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经“箭在弦上”。改革没有回头路,只能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勇往直前。必须看到,改革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复杂的矛盾交锋和多元的利益诉求,稍有不慎,极易引发负面效果。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在思想上敢于突破,也要在方法上积极稳妥,在事前谋划中深入调研、小心求证,充分考虑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把各种可能的因素想深想透,把各种应对的办法想细想实。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引发利益冲突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始终做到坚持群众标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具体操作中,要坚持做到凡是损害多数群众利益的,凡是得不到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凡是方案措施不细致不配套的,一律不予出台,以减少给社会造成的风险和对群众利益造成的损害。

构建监督评判机制,以群众评价来督促推动改革。改革为了人民,也应该由人民来评判。必须坚持人民的评判标准,改变过去一些改革“自说自话、自做自评”的评价体系,扩大群众在改革进程中的话语权,以群众意见和群众标准自下而上地倒逼、督促、推动改革,确保改革始终沿着造福群众的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建立群众对改革的全过程进行跟踪问效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组织群众对改革成效进行跟踪评估,将民意反馈、群众监督的结果作为完善改革措施的重要依据。

全面深化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我们深信,只要在改革中坚持和走好群众路线,就一定能谱写全面深化改革的辉煌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