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立即对其展开制裁攻势。尽管首轮外交制裁对俄实质影响有限,但随着制裁由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深入,俄罗斯本已脆弱的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遭受打击。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对外经济合作,特别是能源合作的动向值得关注。
俄罗斯难抵经济制裁
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经议会批准和通过的克里米亚入俄条约及相关宪法条例上签字,完成了接纳克里米亚的最后一个法律程序。在此前后,西方实施的带有象征意义的外交制裁措施并未给俄罗斯带来实质性影响,但随之而来的经济制裁预计将是一番大规模袭击。
西方领导人3月26日在欧盟-美国峰会上一致表示,如果俄罗斯进一步深入乌克兰东部领土,导致局势恶化,将对俄实施涉及能源领域的经济制裁。鉴于俄罗斯近年来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天然气出口。一旦西方制裁“掐断”能源出口这条生命线,俄罗斯本已糟糕的经济发展状况将遭受实质性打击。
第一,俄经济发展已处于停滞状态,制裁升级可能令经济陷入衰退。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去年仅增长1.3%,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今年前两月,俄罗斯GDP同比增速更是放缓至0.7%和0.3%,距离负增长仅一步之遥。
世界银行近日对俄经济今年走势做出低、高风险两种预测:在低风险情况下,即克里米亚危机对俄经济仅造成短期有限影响,2014年俄经济增速将为1.1%;在高风险情况下,即乌克兰危机持续恶化,俄罗斯与西方对抗升级,那么俄经济和投资积极性将遭受严重打击,2014年俄经济可能萎缩1.8%。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