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铺开“新教育地图” 大幅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北京铺开“新教育地图” 大幅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大幅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以优质教育资源重组和整合为杠杆,撬动公平与均衡问题的突破,教育公平从机会均衡向实际获得的均衡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4月18日,北京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再出妙招,16幅区域教育个性彩图闪亮登场。这是北京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大举措。

以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和整合为杠杆,从根本上缓解择校矛盾;以考试评价改革特别是中高考改革为杠杆,撬动素质教育与减负问题的突破,以优质、均衡、公平为特征的“北京新教育地图”正在铺开。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新教育地图”将是一幅动态生成的地图,最终,若干教育高地将会连片成为一个优质教育“高原”,大幅提升北京优质教育的覆盖率。

1

北京区县学位增长“计划表”(部分) 制图:袁昕

16幅区县教育地图

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黄金机遇期,因地制宜谋篇布局,是16幅区县教育地图的一大特点。

按照布局,北京将16个区县划分四类: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这是各区县绘制教育地图的一个重要坐标系。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东城、西城,集中体现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共同特点是名校、老校资源丰厚。为此,在教育优质资源供给方式上,两区选择了内部盘活促均衡,力破择校。东城在10年学区化改革基础上,将学区制升级改版,全区划为8个学区,构建“入盟(深度联盟)入带(优质资源带)一贯制(对口升学)”的资源大通道,学区内贯通优质资源;西城区首次试行学区制,建立11个学区,并在原有4大教育集团基础上,今年内增加到15个,全面推进横向研训一体、纵向学段衔接,力促高位均衡。

作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4个区,担负着拓展外向经济服务、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的区域功能,对优质教育布局的需求迫切。朝阳区根据十大功能区,定位优质教育分布,其中CBD功能区布设的优质校达37所,占比近40%。丰台、石景山着力在与西城、海淀、东城的相邻点上布点留住生源,把好学校办到家门口。

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5个区是城市发展新区,承接中心城区疏散的人口和功能。在这5个区的教育地图中,其改扩建学校的项目远远多于其他三类功能区。顺义3年内的学校改扩建项目有61个,大兴区54个,昌平今年就有12所新建名校9月开学,通州区将引进城区5所示范高中校区。可以预见,新城教育的超常规发展,牵引人口疏解、产业转移,正在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奠基。

北京天然屏障——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县。在它们的新教育地图上,依据城区、川区、山区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需要,有所侧重地分类布设资源点,引进名校、快速提升本土教育质量是共同的举措。

既做加法又做减法

北京市立足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从2012年起至今,市政府连续3年以政府办实事形式推进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建设。2012年重点建设了15所学校,新增学位9012个;2013年扩大到30所,新增学位数24881个;2014年增加20所学校,9月预计招生6540人。

2014年,北京城乡新区一体化学校再添20所,与过去两年建设的45所学校一起,共同出现在“北京新教育地图”上,形成北京市优质教育资源新的增长点,促进各区县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大幅提升。

北京16个区县的教育新地图,如同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份量化“成绩单”。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告诉记者,从新教育地图上可以看出,所有区县都把提供优质教育供给放在改革首位,采取了“增量推进,存量盘活”的方式,既做加法——新建、改扩建学校,又做减法——整合资源,改造薄弱校并入名校一体化管理。

目前,北京每个区县都拿出了学位增长的“计划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