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分析(2)

核心提示:中国未来中长期发展之所以相对乐观,因为有许多优势条件,如资金优势、改革红利、政策空间。改革依然是我们最大的红利所在。关于房价,就是八个字“长期上升、周期波动”。

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前景

为什么现在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在“换挡”?改革30多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是10%以上,所谓的“换挡”就是说可能要降到8%甚至7%左右。对于这个问题,各方面看法也不完全一致。

从长期看,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趋缓是必然的,各个国家都有这个阶段。这么高的平均增长速度持续这么长的时间是一个奇迹。问题就是说这个换挡期什么时候到?大多数人都认为现在进入了换挡期。

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长期因素有以下四个。

第一,所谓的人口红利。一直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且达到了70%多。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的供给率较高,相对来说,劳动力就便宜。这对投资者比较有利,劳动力成本低,投资就有利可图,相对来讲投资就会多一些。国内投资增长很快,还有不少国外的投资,这就是劳动力供给充裕带来的好处。但是,现在我们劳动力人口比重开始有所下降,同时我们的工资水平开始上升,这显然对经济增长是一个负面的影响因素。二是居民储蓄率下降。劳动力人口比重比较大,且不断上升的话,有利于维持比较高的储蓄率。因为只有劳动力人口才能够提供产出,小孩和退休的老人是不提供产出的,当他不提供产出的时候,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他就不能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储蓄。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了,储蓄率也会有所下降,相对来说,投资的资源就会少一些,就不利于经济增长。

第二,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是指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化。按照经济规律,一开始是农耕社会,农业占的比重比较大,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工业经济占的比重比较大,然后进入服务社会,服务业的比重相对来讲就会上升。但是一产、二产、三产,从经济规律和现实统计来看,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最快,一产和三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比较慢。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农业服务比重会下降,服务业比重会上升,进入服务社会,中国现在也在走这条路。中国三产结构的比重是,一产不断下降,二产相对稳定,也开始下降,三产是相对上升。三产比重上升时,就产生一种所谓的结构性的减速。

第三,后发优势空间缩小了。当落后的比较多的时候,缩短距离的速度就会比较快,这就是后发优势。比如,全世界百米跑得最快的是牙买加的博尔特,9秒58,如果你是第二,9秒6,那0.02秒是非常难提高的,但是反过来,如果现在跑10秒8的人想缩短与第一名的距离,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一些。后发优势体现在各个方面,特别在科学技术方面体现的比较明显。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与世界水平相差得非常多,现在我们的差距已经比较小了,而离顶峰越近,进步的速度就会越慢。从GDP总量在世界的位次可以看出来,1990年的时候,我们还排世界第11位,现在我们已经排第二位了。

第四,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红利相对弱化。我国在1978年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经济增长速度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改革红利。过去30多年,我们最大的改革红利来源,一是市场化,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二是民营经济的投资,大概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但是这两个改革我们已经搞了30年了,虽然依然会带来好处,但增长速度弱化了。

从中短期来看经济增长态势,我国经济增长率虽然出现了明显的下行,但它仍然处于正常的周期性波动和调整的范围,并不意味着坏日子的开始,更不是大衰退或者长期萧条甚至崩溃的前兆。市场的周期波动是一个常态,总是要不断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把7.7%放在改革开放30多年里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一个正常的周期性波动和调整。我比较乐观地认为即使下降到6.5%也不是什么大事。

另外,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换挡了,从高速增长变成中速增长。减速因素确实都存在,但那些因素是不是决定了中国经济从现在开始就要换挡了?我认为还需要更多的论证和观察。因为支持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因素仍将长期存在,经济增长还会保持比较快的速度,但是究竟多少,我不是很确定,可能8%甚至更高一点,只不过我们现在正好在低谷期。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发展还是这么快的话,2016年我们就可能从第二位变成第一位,但我没有他们这么乐观,我觉得短期内从总量上还不会达到第一位。根据社科院的经济计量模型,未来经济增速保持在7.5%到8%之间,应该是没有问题。因为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因素还是存在的,而且会保持很长时间。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