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正确理念和强的领导力 (2)

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正确理念和强的领导力 (2)

支配世界的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今天强调理念的重要性,这个观点也不新,至少我们可以找到两百多年前大卫休默,他是位哲学家也是经济学家,他说,尽管人是由利益支配的,但利益本身以及人的所有事物是由观念支配的。几十年前,凯恩斯讲过类似的话,他说经济学和政治家的思想不论正确与否,都比一般想象的更有力量,世界是由他们支配的,无论好坏,威胁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跟凯恩斯站在完全不同立场上的另一位经济学家,也是哈耶克的老师,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塞斯,他讲过类似的话:“人所做的一切是支配其头脑的理论、学术、信条和心态之结果。在人类历史上,除开心智之外,没有一物是真实的或实质性的。”一般认为社会学说的冲突是因为利益的冲突,如果这种理论成立的话,人类的合作就没有希望了。

我们来看一下历史和事实。人类历史上很多变革,不是一种利益战胜另一种利益,而是一种思想、主义战胜另一种主义和思想,或者新的理念战胜旧的理念,也可以说理念战胜利益。许多变革表面上看似乎是利益的胜利,实际上是理念的胜利。好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农民的利益战胜了地主的利益,而是马克思主义战胜了其他的主义,所以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胜利。

再看一下历史,华盛顿在200多年前建了美国这样一个体制,他没有当皇帝,当总统也只当了两届,显然不能从利益角度看,只能从理念角度来看。邓小平领导的改革,也不是出于他自己的利益,而是出于他的信念与理念。法国大革命,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理念的产物,而这些理念的创造者很多人是贵族阶级,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很多时出身于贵族或者受到贵族的支持。如卢梭的30%通信者、伏尔泰的50%都来自贵族。中国共产党被认为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但共产党的创始人没有什么工人阶级。这也是这么一种理念的力量。也就是说这些出身于统治阶级的人为什么要起来革命?是因为他们接受了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马克思主义的理念。

现在我们可以说废奴运动也不是黑人运动,很大程度上是白人运动,在中国则有妇女放脚,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内,汉族妇女缠脚,脚越小越美。一百多年前,号召妇女放脚的是男人,非妇女本身。康有为这样一些人领导了这场运动。他们为什么要发起妇女放脚?因为他们有一个基本的理念,妇女长脚使中国人世界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认为我们是野蛮的、落后的民族。

为什么理念如此重要?理念和利益究竟有什么关系?简单说,前面讲的经济学,假定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利益本身由理念构造,也就是说什么是我们自己的理念,利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客观的标准,而是依赖于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信念去理解它。好比说,在几十年前,当农民认识到他的利益和地主阶级利益的冲突,或者工人认识到他的利益和资本家是冲突的,消灭了资本家和地主就可以得到了解放,马克思讲的,失去只有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他们就起来闹革命。

人们的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人们的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不像我们经济学所狭义假设地那样,我们有很多非物质的利益,这些非物质的利益,他们理念的敏感程度就会更高。好比说我们生活在社会中,要重视我们的名望,也就是说别人怎么看待我们,我们希望有一个好的声誉,我们做的事要正当,而什么事正当?什么事不正当?这样的理念一定会影响我们怎么去行为,所以我说非物质利益这方面对人们理念的依赖程度或者敏感程度就会更高。

关于利益问题,在经济学里长期以来定义得比较狭义:物质主义的利益。经济学说人追求幸福,这个幸福是满足很多物质的一种欲望,这个我觉得是非常有局限性。我们知道,人是唯一理性的动物,什么叫理性的动物?我们做事是有目的的,是有计划的,不是完全凭本能做事,我们是根据自己相信的东西,根本我们认识到应该采取某种行动的东西来采取行动。这就是一般讲的人作为理性动物的含义。

如果一个人是理性的话,我们知道做任何事一定要找一个正当性的理由。这样的话就追溯到我们人生活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知道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曾讲过这个问题。在两百年前,康德也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认为人类本职性目的是幸福和完善,这个幸福和完善与快乐不一样。幸福对个人所追求目标的和谐整合。完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一个人的道德和在肉体上的一种潜能。我理解这个,和亚里士多德讲的含义是一样的,人类是追求卓越的,希望自己身上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学上传统地定义理性人比较狭义,是效益最大化。简单讲,效益主要归咎于人的一种物质性需求。

再进一步看,我们可以把人类追求幸福,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延伸。时间很简单,比如今天在这里开会,并不是就这一件事考虑这件事,而是放在一生中,今天做的事可能影响我们的未来,我们一定不会简单地按照短期利益来决策。人类考虑的很多问题,超出了我们生命的长度。好比说在座各位想一下,假如你死之后,没有替你收尸,没有人参加你的追悼会,你现在可能会非常难受。而不是说我死不管它,尸体抛在哪里没有关系。人类不是这样的。我讲的是,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绝对不是短期的,所以有时候,为了生后的名声啊,愿意忍受身生前的痛苦。也就是说,为了长远的幸福而放弃了短期的享受。

当然我们知道人类也有一个弱点,这个弱点是是我们近视,看近处的东西比远处要大。未来一块田肯定不是今天的一块田。但作为理性人来讲要克服这样的东西,要更为理性地考虑未来那个东西,未来的东西不像我们现在看到得那么小,眼前的东西不像我们现在看上去那么大,这样才能做出一个更好的决策。

另外是一个空间维度,人是社会动物,所以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和别人的关系,或者对你的看法。如你的名誉、权利等,这些都会影响你的行为,你认为做某种事是不对的,做这件事即使得到了物质的好处,但会受到别人的谴责,这时候就减少了你的幸福感,你就不会做它。所以这样非物质的信念对人的理念更为敏感,有什么样的正义观念决定你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