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贡献:当代社会主义的特色视野

中国贡献:当代社会主义的特色视野

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诞生以来,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面貌,使这一具有悠久文明而又在近代以来大大落伍的东方大国,再一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在改变中国的同时,中国也对社会主义运动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成功,最根本的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因此,“特色”的意义当然首先是对中国而言,但又不仅仅限于中国,因为中国的成功,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在当代的进展,它代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性成就。唯物辩证法强调,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色”的凸显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包含着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元素,包含着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20世纪后期的巨大挫折后重新走向辉煌的内在逻辑,而这毫无疑问是中国的贡献。

一、特色视野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对社会主义运动进行历史的透视可以看到,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并不具有“特色”的视野,它是一个世界性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强调无产阶级受整个资产阶级剥削,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两大对立阶级的基础上阐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因此,他们特别强调社会主义运动的统一性,指出“工人没有祖国”[1]291。最早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在其领导下开展的社会主义运动,都是国际性的。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于1847年6月在伦敦成立,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口号取代了“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马克思、恩格斯为之撰写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列宁虽然领导“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一个国家的建立,但他依然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性,他甚至说:“如果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世界布尔什维主义不能取得胜利,英、法、美三国帝国主义就必然会扼杀俄国的独立和自由。”[2]580他预计和期盼“很可能西欧许多国家的革命很快就会到来”[2]707。列宁在1919年3月,亲自领导创建了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共产国际,也称第三国际,有30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左派组织代表出席会议,通过了《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第三国际在其存在的24年中一共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领导过65个共产主义政党和组织,此外,还成立过以苏共为中心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社会主义运动一直重视协调和统一,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无法谈论特色的。在1960年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莫斯科会议上,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进行了围攻[3]。即使到了1963年中苏论战公开化,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中,还明确指出1957年和1960年两次莫斯科会议通过的宣言和声明:“指出了我们时代的特点,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规律,规定了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共同路线。宣言和声明,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共同纲领。”[4]

正因为如此,二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一直以苏联为中心,苏共实际上一直在主宰社会主义运动。1956年10月至11月,匈牙利事件发生,社会主义国家认为这是匈牙利国内敌视社会主义制度的反革命势力与国际帝国主义相互勾结的结果,目的是要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复辟资本主义。于是,苏联两次出兵干预,其中第二次军事干预,苏军出动了17个师的兵力,向布达佩斯发动代号“强风”的军事行动,而这一行动也获得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广泛的认同。

1968年1月,捷克斯洛伐克在新当选的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领导下开始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力图寻找一条“捷克斯洛伐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五国致信捷共,指责“捷局势正沿着极右势力活跃的轨道发展”,声明“这不仅是捷本身的事务,而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事务”。8月19日,苏共中央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军事干预;8月20日深夜,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东德五国军队侵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一夜之间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从而阻止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

南斯拉夫也曾经在铁托的领导下,力图摆脱苏联模式,探索符合南斯拉夫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尽管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但最终仍然以铁托去世、南斯拉夫的解体而告终。

在中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运动没有进入民族特色的发展历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拓,使这一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坚决地顶住了巨大的外部压力,破除了来自“左”和右两个方面的重重干扰,“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5]12,终于超越了一统天下的苏联模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中国带来的社会主义的复兴,与传统社会主义的一个极大不同,就在于这是民族特色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的贡献,更在于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运动在这一时代的发展规律:无论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紧密地与国情相结合,体现出民族特色,否则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这一科学认识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都已经开始重视强调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问题。

越南共产党在1991年6月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胡志明思想”的概念,认为胡志明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越南实践的产物[6]37,从而为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古巴共产党在1991年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宣布古巴共产党是“马蒂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性质的党”,1997年古巴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使用“卡斯特罗思想”的提法,称古巴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列主义、马蒂学说和卡斯特罗的思想为指导的政党。在实践上开始强调既不搞拉美国家“新自由主义”式的改革,也不搞苏联的“毁灭社会主义”的改革,而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改革,走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6]190,210,225。

朝鲜在1972年的宪法中规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现实的朝鲜劳动党的主体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指针。”1980年10月,朝鲜劳动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把“金日成同志的革命思想、主体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方针”。朝鲜劳动党认为“主体思想”意味着要“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一切问题”①。

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展现出一个新的重要取向:拒绝单一的苏联模式,强调搞社会主义要有各国的民族特色[7]。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新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