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相较于中石油近千亿元的西气东输管道资产出让相比,国家电网的这一改革思路还是让市场略感失望,因为盈利前景不明。有分析认为,国家电网此方案并不能打破国家电网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些“避重就轻”,甚至是“甩包袱”。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对记者说:“我感觉还有就是政策法律的保障问题,它到底属性地位怎么定义,现在也没有明确的规则。所以很多民营企业也担心,最后是被大鱼吃小鱼,看着进去了以后它没有了。”
民企担心“羊入虎口”,央企担忧“国资流失”。在此过程中,国有资产能否合理定价评估,确保不会流失,是当前很多国企心存忧虑的考量。
混合所有制:穿新鞋走新路一揽子方案多面突进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曾明确表示,国资委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将作为改革的“重头戏”来抓。与此同时,在具体实施中将实行“一企一策”,分类进行研究、分类提出措施,不搞“一刀切”;要强化公开透明和规范运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而从市场角度来看,面对逐步放开的领域,民企在接下来的选择中也有着自己的现实考量。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表示,一个从市场经济观念上还得要有突破,还得要引导,让大家感受到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实际是一盘棋;第二个,我建议真正的要发挥民营企业的鲶鱼效应,真正的让民营企业发挥它的作用,多给它一些话语权,让它发挥在管理上、创新上的一些优势;第三,希望国家尽快出台一些法律制度,来保障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第四,建议尽快地建立各种产权交易市场,包括怎样保护民营企业的资产。
国企改革和民企发展犹如一盘棋。同为民族企业,目标、利益具有一致性,所以,混合是手段,共进才是目的。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竞赛全面开启,这一所有制层面的深度融合、长短互补,超越了所谓“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纠结,既不是重回“一大二公”的老路,更不是要彻底私有化,而是踏上了一条生产关系主动适应生产力,从而释放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实现大国强企、基业常青的正路。(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