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自律重在防微杜渐

廉洁自律重在防微杜渐

摘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制度、制约权力,增强“制度笼子”的刚性,把“大力提倡”变为“硬性规定”,将“自由裁量”化为“具体标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规定成为必须遵守的刚性线束。

“廉洁”二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意即不受馈赠钱物、不使人品玷污,谓之廉洁。古往今来,中外以廉洁彪炳千秋、流芳百世的名人不胜枚举:从春秋齐国身体力行住陋室的宰相晏婴到“约法三章”的陈毅元帅,从到汉代会稽一钱太守刘宠到德国舔盘子杜绝餐桌浪费的政治家勃兰特,从“尽瘁国事,不治家产”的孙中山到晚年不要特权的法国原总统戴高乐……这些力体力行作廉洁表率的伟人,为发展社会道德文明、推动历史进步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和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全国各地吹响了反腐倡廉集结号,廉洁自律更是成为了各级党政机关抓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到湖南赤山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囚犯们现场讲述了违纪违法“第一次”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他们也为由此付出的失去前程、亲情、健康、自由,甚至家破人亡的沉痛代价而深深忏悔,为党员干部防微杜渐,守住第一道防腐防线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明代张瀚的《松窗梦语》曾记载着这样一个“轿夫湿鞋”的典故:他在初任御史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时,王廷相没讲大道理,只讲了一个见闻:他乘轿进城遇雨,抬轿的一个轿夫穿了双新鞋,择地而行,小心翼翼,怕弄脏了鞋。进城后泥泞渐多,轿夫不小心踩入泥水,弄脏一只鞋。为了不让另一只鞋弄脏,轿夫还择地而行,后又不小心把没弄脏的鞋弄脏,便“不复顾惜”,无所顾忌行走泥水中。王廷相由此而告诫:“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这说明,当一个人在贪腐道路上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他就突破了心中的底线,而底线一时失守,心志就会发生变化,继而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看望学子们时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市委办公室是全市机关之首,是市委的第一窗口。作为市委办公室的党员干部更应注意防微杜渐、慎始慎微,以更严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抓好作风建设。要从模范带头、完善制度、强化责任抓落实,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推动办公室的高效运转,不断提升“三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弘扬红色精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发挥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必须破除传承红色精神禁欲论、过时论、虚无论、局限论误区,坚持提倡时代化、推动大众化、避免庸俗化推动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提高防微杜渐免疫力,构筑共产党人应有精神高地。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辅导报告、案例视频、法律讲座、宣传手册,挖掘勤廉兼优典型,发扬廉洁奉献事迹,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整体合力。

结交良师益友,锁住自身兴趣爱好。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在结交朋友上一定要会“挑选”,多结交明辨是非、积极乐观的朋友,保持纯洁向上的心。锁住兴趣爱好也是防微杜渐,保持共产党员纯洁性的重要一笔。须时刻坚持自律、自省、自警,不被别人不良嗜好同化,时刻坚持以党员的要求提醒自己,多读书多看报,不断充实精神财富,抵制外界诱惑。

制定“制度笼子”,强化纪律刚性约束。注重防微杜渐的制度设计,从办公室工作人员日常的细微行为出发,如从穿着、言行、办事流程、服务规则等着手,作出详细具体规定,明确违反行为准则的严重后果,从前端杜绝腐败发生的可能。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制度、制约权力,增强“制度笼子”的刚性,把“大力提倡”变为“硬性规定”,将“自由裁量”化为“具体标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规定成为必须遵守的刚性线束。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