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

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

摘要:只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于民、造福于民,改革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啃“硬骨头”、涉险滩的脚步才会始终坚定有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敢于担当,积极有为推进改革攻坚。”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改革攻坚的要求。改革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要打破常规、动真碰硬;改革也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要敢动奶酪、敢碰问题。如果少了那么一股子劲,畏首畏尾,无所作为,发展如何推进,改革怎能深化?改革越是向前推进,越会遇到阻力、碰到困难,越是压力重重、挑战不断,这无疑对改革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承担历史责任。全面深化改革,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模范带头具有决定性作用。履行深化改革的领导责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不负党和人民的殷殷重托,无愧于今天的使命担当,在推进改革中敢涉险滩,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第一,工作要有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各级干部一定要提振争先进位、争创业绩的精气神,横下一条心,舍得一身力,实实在在干,积小胜为大胜。要牢固树立把工作当事业、把岗位当阵地的观念,在谋事中思考作为,在落实中主动作为,切实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以身作则领着干、带着干,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第二,发展要敢为。工作出成绩,建设出政绩,关键要敢为。要敢冒风险,对于看准的事,下决心干,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抢占发展制高点。要破除眼界小、气度小、步子小等问题,克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心态,敢想过去不敢想的,敢做过去不敢做的。要坚持“决心加办法”,破解难题,清除障碍,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活力。要高奏发展旋律,在大上项目、快上项目、争上项目中激发斗志、迸发活力、焕发激情,努力营造大建设、大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第三,建设要善为。抓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单位建设全面发展、长远发展。要提高抓建设的能力素质,“为”到点子上,“为”到要害处,以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胸怀,蓄足发展后劲。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见困难就上、遇难题就解、有风险就担,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大突破,不断引领单位建设拓展外延、挖掘内涵、提升层次,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以市场经济的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就政府职能而言,我们仍然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这只手伸得过长了,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情,而该管的事却没有管住、管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权力界限,将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该放的权全部放开、放到位,把政府该管的真正管住、管好。因此,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是现实所需,又是时势所趋,是各项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必须着力推进的重中之重。简政放权,是这一届政府完成“组阁”后唱响的一个“主旋律”,用李克强总理的话来说,就是要坚决斩断“政府乱摸市场的手”。在这方面,中央政府率先垂范,在去年已经取消和下放了4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今年又准备和下放200项以上审批权。毋庸而言,当前,行政审批手续烦琐、效率效能低下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审批“长征图”、公章“旅行”的现象时发生。如果将政府比作机器,那么,各职能部门就是这台机器的零部件,零部件老化生锈,机器运转必然不灵,不是卡壳,就是掉链子。如此,政府这只手如何更好发挥作用?资源如何配置?只有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思考问题,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发展,各种资源才能在经济主战场上充分涌动、优化配置,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以居安思危的意识突破利益藩篱。今天,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途。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新一轮改革最核心也是最艰难的问题,是利益的再调整与权力的再分配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部门利益固化倾向严重,对市场的管制和干预过多,严重影响了市场效率的发挥;一些行业依靠垄断地位获取资源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严重损害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一些群体为了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想方设法阻挠改革,或者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式把改革引入歧路。“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调整利益格局,突破利益藩篱,如箭在弦,不得不发。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及人民利益这个大局出发,切实拿出敢于割自己肉、革自己命的勇气,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鼓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激发活力,抓好改革措施的细化和落实。改革涉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走群众路线。改革任务越繁重,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对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改革,要建立社会稳定评估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只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于民、造福于民,改革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啃“硬骨头”、涉险滩的脚步才会始终坚定有力。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