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升级还有一个重要路径,就是以原有核心产品为圆心,在产业相关联产品范围内寻找抓手,突出重围。转型升级并非一路坦途,其实潜伏着种种危机。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企业就是倒在转型升级途中。企业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相关联产品进行转型升级,是一种稳健务实的路径选择。朝着相关联产品转型升级,企业可依托原有的技术、市场、品牌、设备、渠道等优势,无需另起炉灶一切重新开始。转型升级,也有一个踩准梯度、分清层次、确定半径的问题。在合理半径内,相关联产品开拓成本可实现最小化,成功概率大。超越一定范围,优势难以体现,成功率就小。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所谓饭是要一口口吃,路是一步步走,就是这个道理。现实中,许多企业选择此种路径转型升级,稳健拓市,取得不错的效果,产业链条得以延伸,市场蓝海得以拓展,财富空间得以打开。
跨界转型升级,当然是一种全新的路径选择。蓄势待机,惊险一跃,直取市场制高点,“一步到位式”的跨界转型肯定引领着转型升级的潮流和方向。对一些产能过剩且落后的企业,不动“外科手术”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这样的企业只能完整转型才有出路。我们确有不少企业跨界转型成功的精彩案例,有跨越产品的转型。但应承认,跨界转型需要勇气,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是一种动作更大、难度更高的超越。这种转型,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做到,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和要素。对市场商机的准确预判和果断决策,对雄厚资本的积累驾驭和成功运作,都是跨界转型不可或缺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跨界转型,尽管危与机并存,但无限风光在险峰,成功者将蓦然迎来无限生机和广阔空间。
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一个工业化进入中后期的沿海省份来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一个主要的路径选择。
之所以需要转型升级,是因为经济结构不合理。集中体现在制造产业存在大量过剩现象。转型升级就是把过剩、落后、污染、高耗的制造业淘汰出去,减少工业、增加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在工业化中后期,适时适度降低工业增长幅度,特别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发达地区都曾经历的客观规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两大趋势。我省正处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无论是新型城市化,还是调整大量过剩落后产能,都应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浙江省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一条极其重要的路径。
经历30多年工业化快速发展,许多区域工业得到长足充分发展。不少强镇出现千亿、百亿、几十亿产值的企业群,真金白银、落袋为安的财政收入达到十几个亿。工业化程度不可谓不高。可惜这些人口一二十万、工业发达的小城市,服务业只占经济总量的十几个点。现代城市的时尚元素稀落难觅,生活服务的产业设施低小散乱。言谈之间,我们的地方领导心心念念的仍然是工业增长,却对服务业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这恰恰反映我们有些地区对转型升级路径选择尚未到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