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基层所想  急基层所需(2)

谋基层所想 急基层所需(2)

——读《基层党员干部 践行群众路线方法》

摘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推荐先进典型实践经验的方法得到形象的体现。本书怀着崇敬的心情,详细介绍了焦裕禄、郑培民、孔繁森、牛玉儒、吴仁宝、王伯祥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经验,以这些的光辉形象激励当代的党员干部,既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又继承他们的成功经验,使楷模的言行境界转化为新一代接班人的自觉行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见作风也见思想,见精神也见方法,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三严三实”,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推进党的群众路线

思路新颖   别具一格

作者立足于我们党群众路线的传统,面对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现实,着眼于基层党员干部的需求,对这本书的宏观构思下了很大功夫,既重视理论阐述和历史经验,又注重典型示范和方法引导,力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坚持贯彻好群众路线问题。

本书由四个板块构成。第一个板块是“呼声”以干群关系为“突破口”,发出群众的呼声,现实的呼声,正义的呼声,为践行群众路线铺垫和立意。第二个板块是“寻根”,阐述我们党创立群众路线的历史进程,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地位作用,进而引申出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群众路线的经典论述。第三个板块是“问计”,通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核心领导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领悟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第四个板块是“询策”,深入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挑战,探寻规律,知难而进,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践行群众路线的“三要素”--真情为民、务实为民、清廉为民。

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创新体系,是新形势下基层践行群众路线的有益探索,是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生动教材。

 贴近基层  操作性强

马文曾在多种基层岗位上工作过,对基层有切身体会,也有较多的发言权。他从事调查研究,谋篇布局,能直面现实,贴近基层,为基层党员干部出谋划策,尤其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更是弘扬主旋律,聚集正能量,以“为民”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过河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不然就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为民”的方向明确了,作者就着力于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问题。他针对基层党员干部年纪轻、实践经验少的现状,多提一些可操作性的做法,指点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真情为民”就要心贴心、手拉手、肩并肩,切实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务实为民”就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强化本领,努力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清廉为民”就要惩治腐败、风清气正、标本兼治,加速建立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通过这些具体举措,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实现模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推荐先进典型实践经验的方法得到形象的体现。本书怀着崇敬的心情,详细介绍了焦裕禄、郑培民、孔繁森、牛玉儒、吴仁宝、王伯祥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经验,以这些的光辉形象激励当代的党员干部,既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又继承他们的成功经验,使楷模的言行境界转化为新一代接班人的自觉行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见作风也见思想,见精神也见方法,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三严三实”,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推进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发扬光大,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利实现。

【作者简介】邵维正,系解放军后勤学院资深教授,全国、全军著名党史专家。1951年初参军,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9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评审专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被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2001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2002年获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主编、参编著作36部,发表文章200多篇,获国家和军队各类奖30余项,《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等多家媒体作过报道。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