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不是名牌不想穿、看病都要住宾馆房”、“身上不仅有官气,还有匪气”、“县长在招商引资上饥不择食,剜到篮里都是菜”、“部门不作为,15家搬迁户20年都没办下土地房产证”……这是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主生活会上不时曝出的雷人话语。按照中央部署,市县级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已相继展开,接近收官。这次民主生活会掀起了一场麻辣旋风,自我批评动真格,相互批评敢亮剑,剖析问题见筋骨,辣味十足。“尽管会下都相互提过意见,但会上挨批,还是像针在扎”,“像喝了烧刀子酒,吃了朝天椒,满头冒汗但心里敞亮”。这样真刀真枪、排毒祛病的民主生活会,干部群众直呼给力,拍手点赞。
民主生活会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增强班子团结和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按照中央规定,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在感慨“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又回来了”的同时,群众不禁要问,麻辣民主生活会,今日一别去,何日君再来?群众的担心不无道理,要让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后会有期,如约而至”,还需突破一些牵牵绊绊。
开展批评着实不易。心底无私才能敢于“开炮”,头脑里掺进了庸俗哲学和私心杂念,就会变得前怕狼后怕虎,吞吞吐吐起来。多年形成的积弊,让一些领导干部习惯当“配角”,信奉明哲保身,甘心当放礼炮空炮哑炮的“炮手”,当多栽花少栽刺的“花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木匠”、和稀泥抹腻子的“粉刷匠”。“好好好,是是是”那一套,愧对的是良心,辜负的是百姓,贻害的是事业。领导班子不是庸俗小圈子,是战斗集体;干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要准备流血流汗。这次民主生活会,可谓是横扫陈疴的“破冰之旅”。一次较真难,次次较真更难。能否再一次真正拿起批评的武器,继续对思想灰尘和作风积弊进行集中扫除,是对领导干部党性原则的重要检验。
触动权威着实不易。发言材料要改一二十遍,批评起来掏心见肺,谈到工作不力时,有的同志还数度哽咽,民主生活会上形成的思想认识不能说不深刻。但认识到问题不等于解决了问题,开出了药方,不等于病可自愈。对少数领导干部来讲,触动其权威,动动其奶酪,比触动其思想更难。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曾在父亲病床前痛哭流涕、信誓旦旦说“我从不贪”,然而很快因贪腐落马。吴国鲁肃来讨荆州,刘备哭得撼天动地,但荆州该不还还是不还。有的干部昨天还在会上反思官僚主义,今天面对百姓仍旧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群众不仅看热烈火辣的“面子”,更看说到做到的“里子”。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真正放下架子、抛却私心、狠抓实改了,民主生活会的鲜度热度才能持久,会议的良好效果才能巩固得住、坚持得下来。
刹住惯性着实不易。“四风”问题根深蒂固,交织影响,有如高山滚石,惯性很大,很难瞬时让它停下来。习惯了坐轿子,走羊肠山路脚板子会不适应;习惯了“大手笔”,总觉得“小制作”寂寞冷清;习惯了拍板定夺,会否真心听取不同意见?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靠的是时间、毅力和韧性。革“四风”、换新貌,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好跑马拉松、打持久战的准备。如果总抱着侥幸心理、过关心态放不下,总盼着早一天发条放松、风平浪静,在这种思想驱使下,“四风”的杂草,还可能会枯而又生,生而又荣。
强力监督着实不易。这次民主生活会,是在中央高度重视,督导组一线指导,群众广泛关注,媒体聚焦宣传的大氛围中召开的,承载着深沉的期望,附加了多重意义。可以说,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是上下合力推动的结果。强大推力转化成强大动力,催生出政治自觉。但如果某一日,场上没了镁光灯,场下没了围观者,开展批评的勇气和自觉不知能保留几分。开弓没有回头箭,发条上紧了就不能再松下来。当前看,要让提神醒脑的民主生活会走向常态,保持住强大推力还是重要因素。如何搞好制度设计,如何加强内部督导,如何引入公众监督,群众在期待着答案。
作为党的作风建设一个“风向标”,开好民主生活会遇到的种种“不易”,反映出作风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但“世上诸多难事,最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目前,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即将转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只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以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韧性,反“四风”、抓整改、立规矩,党内风清气爽的晴朗天空指日可待。我们相信,辣味十足的民主生活会,一定会如约而至,我们坚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建设的新气象,必将带动政风社风民风,激发起全社会奋斗前行的磅礴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