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好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的问题。有的基层干部的眼睛只对“上”不对“下”,对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有的基层干部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忙于干私事,很少时间在岗位上思考为群众谋利。有的办事不公,暗箱操作,优亲厚友。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让群众离我们越来越远,甚至失去执政基础。近年来,巫山县三管齐下,通过开展作风大整顿、民意大调查和干部大测评,基层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基层干部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一是作风大整顿。在县委督查室挂牌成立干部作风整顿办公室,对基层干部履职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将处理结果在巫山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公开曝光,收到了查处一起、教育一批、警示一片的效果。二是民意大调查。在县委考核办挂牌成立民意调查中心,随时对村(社区)基层进行民意调查,将民调效果作为评判干部工作的第一标准。针对民调发现的问题,采取先核实情况、再转交部门、后办理反馈的步骤,全面化解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三是干部大测评。每半年随机抽取100名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以干部的服务意识、依法履职、政务公开、清正廉洁为主要测评内容。对每年评选的十佳优秀村干部,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排名后10位的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对排名后3位的干部给予免职处分。
着力解决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效提高了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但仍有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发挥作用不够;有的党员干部遇到纠纷不调解,遇到问题绕道走,喜欢把矛盾上交,浮在上面,沉不下去;有的“官不大、脾气大”,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甚至鼓动群众闹事,破坏施工环境,站在政府对立面,这些问题必须加以解决。一是持之以恒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明确提出了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考核评价、工作体系等标准,然后,对照标准,每年排查整顿一批后进基层组织。对整顿合格的要进行跟踪管理,不断巩固整顿成果;对新出现的软弱涣散党组织,要逐一跟踪检查,及时整顿。二是提升基层党员素质。严把党员入口关,把那些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年富力强的同志积极培育入党,为党组织增添活力。同时要疏通党员出口关,建立健全不合格党员清退机制,从根本上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基层党组织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群众致富作为工作的着眼点,紧扣发展这个主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用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增强党组织在农村的社会影响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