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进我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福建:推进我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海洋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底线,以保持海洋生态平衡为基准,积极推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推进我省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的长远大计。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省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海洋区位优势、海洋生态优势、海洋资源优势,推进我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进我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有利于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务院今年3月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福建要“打造山清水秀、碧海蓝天的美丽家园”的战略定位。对处于沿海地区的福建而言,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应包括陆域和海域两个部分。充分发挥福建的海洋区位优势、海洋生态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有利于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福建海岸线3700多公里,居全国第二位,深水岸线居全国首位,海域面积为13.6万平方公里,超过陆域面积。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优先、开发与保护并举为原则,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与可靠保障。三是有利于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保护利用。我省海域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大小港湾125个,有7个海湾可大规模开发建设5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其中多处可建设20万吨至30万吨级的超大型深水泊位。近海生物种类3000多种,可作业的渔场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已发现海洋矿产资源种类60多种,其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20余种,油气蕴藏区域达1.6万平方公里。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岛屿众多,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沿海风能资源丰富,潮汐能蕴藏量居全国首位。通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可以避免海洋粗放开发,使海洋资源、环境得到可持续保护利用。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