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央某部有关党员干部坚定“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现实问题的年度重点调研课题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试测座谈、抽样调查以及回访发现,大部分受访的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现实要求等并不是充分了解,对十八大报告概炼提出的理论自信的认知度并不是很高,自信心和自信力也不是很强。
这里,我通过问卷抽样,量化分析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职业身份和职级差异、不同年龄和党龄、不同文化教育程度的党员干部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
年龄对理论自信认知度的影响
数据显示,56岁及以上的中老年受访者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最高,而30岁以下的青年受访者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则最低。青年受访者“听说过”(36%)理论自信并且“知道”(12%)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只有中老年受访者相应指标(81%、31%)的1/2和1/3左右。另外,30-45岁的中青年受访者“听说过”理论自信并“知道”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为62%、37%,而46-55岁的中年受访者的相应比例分别为44%、30%,这两个年龄段的受访者“知道”理论自信具体所指的占比与中老年受访者的相应比例基本持平。
党龄对理论自信认知度的影响
20年以上党龄的受访老党员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最高,(“听说过”理论自信并“知道”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为80%、37%),而5年及以下党龄的受访者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则最低,其“听说过”理论自信并且“知道”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只有36%、13%。此外,6-10年党龄的受访者“听说过”理论自信并且“知道”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为56%、32%,而11-20年党龄的受访者的相应比例分别为64%、36%,两者差异不显著,而且这两个党龄阶段的受访者“知道”理论自信具体所指的占比与20年以上党龄的受访老党员的相应比例基本持平。
职业身份对理论自信认知度的影响
在非国有企业、社会组织/中介组织供职的受访党员干部“听说过”理论自信(33%)、“知道”其具体所指(10%)的比例明显低于在国有企业(63%、29%)、党政司法机关(59%、40%)等“体制内”单位以及在社区工作站、居委会(50%、42%)等基层单位供职的受访者的相应比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