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党员干部理论自信认知度调查

北京:党员干部理论自信认知度调查

摘要:数据显示,担任党政机关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的受访者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最高(“听说过”理论自信并“知道”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为83%、61%),而青年学生受访者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最低,其“听说过”理论自信并且“知道”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只有39%、9%。

最近,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央某部有关党员干部坚定“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现实问题的年度重点调研课题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试测座谈、抽样调查以及回访发现,大部分受访的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现实要求等并不是充分了解,对十八大报告概炼提出的理论自信的认知度并不是很高,自信心和自信力也不是很强。

这里,我通过问卷抽样,量化分析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职业身份和职级差异、不同年龄和党龄、不同文化教育程度的党员干部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

年龄对理论自信认知度的影响

数据显示,56岁及以上的中老年受访者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最高,而30岁以下的青年受访者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则最低。青年受访者“听说过”(36%)理论自信并且“知道”(12%)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只有中老年受访者相应指标(81%、31%)的1/2和1/3左右。另外,30-45岁的中青年受访者“听说过”理论自信并“知道”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为62%、37%,而46-55岁的中年受访者的相应比例分别为44%、30%,这两个年龄段的受访者“知道”理论自信具体所指的占比与中老年受访者的相应比例基本持平。

党龄对理论自信认知度的影响

20年以上党龄的受访老党员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最高,(“听说过”理论自信并“知道”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为80%、37%),而5年及以下党龄的受访者对理论自信的认知度则最低,其“听说过”理论自信并且“知道”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只有36%、13%。此外,6-10年党龄的受访者“听说过”理论自信并且“知道”其具体所指的占比分别为56%、32%,而11-20年党龄的受访者的相应比例分别为64%、36%,两者差异不显著,而且这两个党龄阶段的受访者“知道”理论自信具体所指的占比与20年以上党龄的受访老党员的相应比例基本持平。

职业身份对理论自信认知度的影响

在非国有企业、社会组织/中介组织供职的受访党员干部“听说过”理论自信(33%)、“知道”其具体所指(10%)的比例明显低于在国有企业(63%、29%)、党政司法机关(59%、40%)等“体制内”单位以及在社区工作站、居委会(50%、42%)等基层单位供职的受访者的相应比例。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