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从严治吏”
这个命题,在当下可能显得敏感而激进。但抚今思昔,这又是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而且是一个困扰全球的公共难题,因为,只要有国家、组织和团队的地方,腐败问题永远是存在的。一直以来,我们被反复灌输的一个理念就是:对党员和干部的教育管理,一靠理想信念,二靠教育监督。诚然,这两者都是对党员、干部非常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手段或机制,但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待不断完善,我们国家数千年来“刑不上大夫”的观念桎梏尚未完全打破的语境下,个人的粗浅看法,似乎惩戒警示也应作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管理的一条重要的准则。这个观念,也许现在还尚未在普罗大众中形成共识,因为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功过是可以相抵的,特别是一些出事的中高级领导干部,尽管事发曝光后,大家都有种种的愤慨,但愤慨之余,往往又觉得,这些人尽管犯了这样那样的错,但能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其中经历的艰辛自不用说,起码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还是为一方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之前对人民是有功的,在这样的思想下,似乎对这些贪官、赃官、庸官,存有法外施恩的心理。其实,在情与法、功与过的考量中,还有一条禁止逾越的鸿沟,就是党纪国法不容挑战,国家法律和党规党纪不容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作变通交易,随着形形色色涉足贪腐的“老虎”被逐一绳之以法,接受法律和正义的审判,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个党内反腐肃贪、纯洁自身肌体的终极目标,将会让全体中华儿女对我们的党充满无限的信任和期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将越来越清晰可及!
人才工作项目化运作的认识和体会
实行人才工作项目化运作,有利于将人才工作虚功实做,对人才工作如何抓、如何形成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方面,起到很好的探索建设和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实行项目化运作,有利于工作聚焦,在人才工作上确立明确的支点和目标。从事人才工作的很多同仁都有一个共识,人才工作很重要,目标很宏大,可以说“人才工作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但具体到操作和执行层面,人才工作要怎么抓、怎么抓才抓得好,大家又会很迷茫,觉得这项工作没有目标和头绪,不知从何抓起。项目化则为我们找到了一个很明确的支点和目标,使我们从工作内容、实施计划和步骤、预期目标和程序等多个层面,对人才工作如何组织实施和评价成效,有了一个脉络清晰、目标具体、成效可预期、过程可控的整体性的理解和认识,使人才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实行项目化运作,有利于虚功实做,将宏观的人才发展规划任务渐进分解细化。目前,中央、省、市、县四个层面都制定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规划了各领域人才队伍到2020年的目标数值。但规划提出的目标值,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实现,必须通过务实的举措,一步一步趋近和达到相关的目标要求。项目化运作恰好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设定项目,制定分解目标和措施、分布实施推进、绩效考核认定等实实在在的工作措施,使规划提出的各个宏观指导性目标任务,细化为一项项可量化、可考核的具有定量性质的指标,为人才发展规划的推进落实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实行项目化运作,有利于强化协作,使工作的上下沟通和左右对接有了依托。项目化作为加强人才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建设的桥梁,在改善目前人才工作单打独斗、自吹自擂的不利局面,促进资源共享、沟通协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项目化运作过程中,项目实施和承办单位获得了上级(包括人才主管部门和对口业务指导部门)的资金扶持,工作上增加了沟通联系和协作服务意识,在工作中也得到上级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组织部门)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各级人才办通过定期跟踪督查、绩效考核验收、现场调研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了互动沟通和交流联系的主动性,在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上更加有的放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