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非公有制经济是富民强桂的重要基础。激活市场主体,关键在激活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充分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区的最大短板,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要把全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把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放到破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上,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充分释放民间资本活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高新化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四要始终坚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习近平同志强调,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他明确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要把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要用市场调节的优良功能去抑制“国家调节失灵”,又要用国家调节的优良功能来纠正“市场调节失灵”,从而形成高效市场即强市场和高效政府即强政府的“双高”或“双强”格局。这样,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良性调节功能,同时在顶层设计层面避免踏入新自由主义陷阱和金融经济危机风险。实际上,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受政府干预和调控的,只是干预和调控的具体形式、方法和程度不同而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而且也更有条件搞好宏观调控,这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区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