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易鹏: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的整体方向及其效果预期(2)

但是北京和上海没有放开,为什么?因为北京和上海在高考中间受的利益比较大。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全国人都统一一个分数来考北大和清华,那么也就意味着可能在北大和清华中间很难看见有北京户籍的北京考生,因为他有户籍的红利、户籍的受益,使这部分人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参加高考以后自然而然可能用比较低得分数,有的比山东、湖南、湖北全国高考分数比较高的生低几十分、上百分的成绩都可以上北大、清华,这就是户籍背后的利益。而这种利益,目前由于利益越来越大,导致了分割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导致了要素又得不到充分的流动。而且由于利益和差距越来越大,就很难快速的推动这两种利益中间能够妥协、能够中和,能够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或者外地人在北京或者别的大的城市落户的情况。

这种案例都告诉我们就是说,不能得到充分的流动,所以即使我在北京小孩读了高中,他也必须要回到他的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所以这种要素得不到充分的流动,人口得不到充分的融合,就直接导致了要素不能充分流动,阻碍了我们经济发展,阻碍了我们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建设,阻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这是一个负面的东西。

第二个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由于户籍制度背后蕴含着教育、养老、医疗等等各种福利,这种户籍中间不能够变成一个平面要素充分流动,人也不能够轻易在城市落户,就直接导致了我们中国在全世界罕见的现象,就是农民工这个现象。农民工这个词既是农民、又是工人,实际上也就是说中国有2亿多农民背井离乡来到城市里面,主要从事了制造业或者传统服务业,这种产业中间来工作,他工作的时间有长有短,长则已经有10年、20年,但由于户籍没有改革,难以落户,所以他们这部分人就成为了夹生层,他们这部分人既是在城里面待着,但是很多福利还是留在他出生地或者户籍制度的农村。

我们就发现有比较奇怪的现象,或者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就是每到春节中国的大城市就冷冷清清,中国的春运一票难求,坐火车人挤人,当然这几年有所改善,高铁发展以后,但是前些年我们在东莞、在北京、在上海看到农民工回家乡的时候,大量的拥挤程度乃至很多记者拍摄的镜头,让我们潸然泪下,有人从火车的窗户中间把人塞进去,这就是农民工由于在城里面没有户籍、没有住房,使得他成为候鸟式的迁徙。

现在来看,第一代的农民工,80后之前的农民工,他们会种田、能种田,如果经济危机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回到农村,他们也热爱自己的家乡,他们也习惯农村的生活,所以他们可以做候鸟式的迁徙。现在不行了,现在80后的第二部分农民工,绝大部分不会种田,也不愿意种田,即使他家乡在农村,即使农村里有一亩三分地,有宅基地,有耕地,也有村集体的财产分配权,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了,因为通过他们的经历深刻的认识到城市比农村而言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所以如果说我们还是照以前的户籍制度,把这一部分人还是拦在城市之外,拦在户籍制度大门口之外,那么这部分人他就在城里不会安心。但这部分人他也不会回到农村里面,所以如果说极端一点的话,他就可能成为城市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或者对城市或者对社会的稳定造成潜在的巨大的压力。所以这种东西,户籍制度不改革,农民工不能市民化,他会阻碍城镇化的进程,影响中国城镇化的质量也会对社会稳定造成隐患,所以户籍制度导致这么一种负面的作用。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