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媒体调查报道中的破与立  (2)

山西:媒体调查报道中的破与立 (2)

摘要:随着社会法制意识的增强,媒体应秉持法治理念,以法制角度切入报道,不仅要告诉读者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追求深度报道效果,讲明应如何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或者预防问题发生、激化。

找角度 应做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调查性报道的灵魂,这就要求记者在掌握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对事件发生的起因、发展等进行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媒体的惯性思维中,要求多做正面报道,采访调查容易陷入奉迎恭维的窠臼。以笔者对老年灶的调查为例,初稿中满篇赞誉,被要求重写。经过独立思考,最终成稿《老年灶的忧虑“钱”景——农村养老日间照料模式可持续发展调查》,不仅有肯定,更有对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客观报道。

再以近期浑水煮面报道为例。8月4日,云南鲁甸地震第二天,在震中某中学,限于条件,救援人员用浑水泡面、做饭。环球网采访前方救灾部队负责人,断定是假新闻,央广反击,引发了真假新闻口水战。

环球网草率断定是假新闻 (后道歉),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独立思考。虽然解放军内务条例有不得饮用不洁净水的规定,但震区交通破坏严重,后勤保障物资要优先供应群众,解放军用经过消毒粉处理的浑水煮面确属无奈之举。

因此,媒体必须破除调查性报道中的人云亦云,不仅要有独立思考,找准角度,更要有大局意识,把握高度,才能科学准确报道。

对此事件,新华社的报道为独立思考作了注脚,切入角度也很巧妙。该社未作真假论断,而是在8月8日播发稿件《80后记者讲述:我想告诉你一个更真实的震区》,其中关于浑水煮面,只有一句话:“在一线的人都不太明白,对‘浑水煮面’的过多争论有什么实际意义。”解释是:第一批进入的部队最苦,大量物资运不进来,所有先前抵达的记者都有图有真相。

求深度 秉持法治理念

传统的调查性报道重情理,侧重报道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致力于探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后果及影响等,忽视为读者提供法治解决的途径和建议。

以湘潭产妇死亡事件为例,今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名产妇在做剖腹产手术时死亡。有媒体以“湖南一产妇死在手术台上,医生护士全体失踪”为题报道后,迅速扩散,引发热议。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