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论自觉的前提是理论学习
理论自觉以对理论的刻苦学习为前提条件。因此,加强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大兴学习之风,是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并进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根本。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号召全党贯彻落实。十八大更是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50。在“三型”执政党建设中,“要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1]6。
学习型政党就是善于学习、不断创新的政党。学习指的是全面学习,不仅意味着获得理论知识,提高理论自觉,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包括重视党性修养,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以改造,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理论武装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没有停止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应建立在对理论的认真学习和正确领悟的基础上。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1]12
富有创新精神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要前提。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更需要我们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创新的思维方式,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观点和认识,形成新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此,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1]7。他还指出,“要认识好、解决好各种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1]3。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要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我党的普遍共识,努力使创新精神在全党全社会中得到全面的体现。学习型政党和创新型政党是合为一体、不可分割的。
可见,大兴学习之风,必须建设好学习型政党。加强理论学习,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保持纯洁性、先进性,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开拓前进的根本举措。
当今,要大兴学习之风,建设好学习型政党,提高理论自信,必须认真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首先,如上所述,我们所说的“理论自信”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是主体对于某种思想的真诚信服。这种真诚信服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以主体对某种理论的深刻认知为基础的。显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自信,来源于主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认知、理解掌握和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表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握的重大理论问题、战略部署等,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我们要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坚持和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其次,如上所述,理论自信以理论自觉为前提。而所谓“自觉”,并非对理论的浅尝辄止所能达到,非要做到对理论的“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不可。这就要求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同志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1]10
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3]815毛泽东指出,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是“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3]800。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曾以这样一副对联为理论脱离实际的人画了一个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说:“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3]80这就告诉我们,大兴学习之风,必须大兴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增强问题意识,善用底线思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提升理论自觉,确立理论自信的根本保证。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群众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源于广大群众,并且只有运用于实践才有生命力。因此,大兴学习之风,必须尊重群众、面向群众,善于倾听群众中的呼声,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从群众经验的海洋中吸取知识,源源不断地吸取群众的智慧,到实践中去寻求真理;必须有相信群众和尊重群众的态度,要有满腔的热忱,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要有求知的渴望,要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实质上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自信,而大兴向群众学习之风,正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对坚持我党宗旨意识的要求。
最后,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以更好地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是大兴学习之风之核心。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以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