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理论和对策研究 (8)

关于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理论和对策研究 (8)

(二)固本培元。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又是以深厚的党性修养为支撑的。只有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炼就了坚强党性,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纷繁复杂形势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心明眼亮走对路,满怀自信地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必须固本培元,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和系列创新成果将广大党员干部武装起来。

第一,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和理论教材。要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特别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原典《共产党宣言》的精华:“两个不可避免”(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绝大多数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两个组织”(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三个联合”(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两个步骤”(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两个彻底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一个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一段话归纳“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的人类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到了现阶段,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两句话对待“一般原理”(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⑤。要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即现实的人是出发点,无产阶级是立足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归宿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根本规律的观点,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形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关于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绝对规律和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观点,关于阶级斗争是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消灭私有制和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共产主义实现条件、基本特征的观点)[8],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有实事求是的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的方法,战略思维的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创新思维的方法,具体分析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利益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思想体系的本质特点: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④。党员干部学懂学通学会了马克思主基本理论,就为理想信念的坚守建立了一个防止迷失的精神家园、炼就了一套应对迷惑的看家本领,为理想信念的不断实现锁定了正确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第二,着重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最终走向共产主义,党员干部就是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是当前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关键内容。“三个自信”来源于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党90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上的,还有着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更为长久的历史渊源,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2]。“三个自信”来源于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又坚持和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2]。“三个自信”来源于实践:它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各自独特贡献基础上,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新中国同旧中国相比有天壤之别,改革开放前后相比有巨大进步,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接近也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经济社会倒退的资本主义复辟国家相比,同困于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同陷于发展陷阱而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更显生机勃勃、前景光明,在当今世界,我们比任何国家更有理由自信[2]。“三个自信”来源于独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位一体上,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这条道路既不断推进改革、又始终坚持改革正确方向,既要发展、又要科学发展,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外来的”;这个理论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又以我们正在做的现代化建设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理论的实际运用和对实践的理论思考,着眼于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是“固守的”、也不是“背叛的”[2];这套制度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既不是“颠覆性的”,也不是“装饰性的”,彰显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开创性事业,矛盾和问题、困难和挑战必然伴随其中,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进一步坚定“三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正路;坚定理论自信,既不忘老祖宗、又要讲新话,坚定不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实践;坚定制度自信,既不将别人的东西照抄照搬、又不让自己固步自封,坚定不移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9],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突出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和练好党性修养这个内功。要围绕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使各级党组织的党性教育和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结合起来、同频共振,保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为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创造坚强的党性条件和健康的党内环境。在学习教育方面:一要改变理论学习上为学而学、假学浅学、学而不通、学而无恒、学了不用的不良状况,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学习精神,运用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和交流探讨、相互启发的学习方法,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的教与学,使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深信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必然,深信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必成正果,深信今天的奋斗与共产主义紧密相连,使理想信念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二要深入学习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使党员干部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觉传承党面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的奋斗精神、面对任何错误都敢于正视和纠正的政治勇气、面对任何风浪都毫不动摇的坚定追求;通过历史的教与学,使党员干部将理想信念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基础上,更加自觉地保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旺盛的斗志。三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大局下行动,做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成绩;通过政治思想的教与学,使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在重大考验面前旗帜鲜明,关键时刻头脑清醒,不站错队。四要将宣传先进典型和宣讲党的理论融合起来,精心组织巡回演讲或参观学习,让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近距离触动党员干部,用正确观点和深刻道理面对面启发党员干部;发挥先进典型和科学理论在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中的榜样示范和解惑指路作用。在实践养成方面:一要严格党内生活,执行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三会一课”,落实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本着对同志、对组织、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给同志以前进的方向、动力和信心;发挥党组织熔炉作用,使党员干部的党性得到反复锤炼,久炼成钢,使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在经常“对表”过程中保持符合党性的一致。二要自觉磨砺党性,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主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去,到矛盾多和困难大的地方去,在实践中学习,在群众中锻炼,经风雨、见世面,砥砺意志品质,锤炼过硬作风,增长实践才干,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检验和增强党性;通过在实践中做出成绩、取得进步,不断增强为理想而奋斗的信心,由此筑牢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基础。三要加强道德修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坚守党性修养的道德底线,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