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明习惯要靠“规则养成”

江西:文明习惯要靠“规则养成”

摘要:规则要如何发挥作用?只有靠持之以恒的执行。俗话说:“到位不到位,相差一百倍。”一项规则要是制定了却不执行落实到位,那么该项规则就形同虚设,反而要起负面作用。

摩肩接踵的人流中,环卫工人堪称辛苦。这边刚把地上的包装袋捡起来,那边又有游客把竹签扔下。游人扔一路,环卫工人扫一路……国庆期间,笔者在南昌市绳金塔赶庙会,就遇见了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在位于站前西路的庙会入口处,四五个交警执勤,也没办法堵住闯红灯的行人。这些不文明习惯所造成的脏乱差,真是给人心里添堵。

每当国庆长假,人们扎堆出游,各种不文明的现象也被集中放大,今年也不例外。在杭州西湖,大学生志愿者用3个小时捡了3200个烟头。而去年同样时间、地点和志愿者人数,捡到的烟头数则达7000个。有人说烟头数量减少说明游客文明素质大幅度提高,这令人欣喜。笔者看这未免高兴得太早了,因为从绝对数量来看,文明出行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人们的文明习惯仍有待进一步养成。

养成文明习惯,一靠自觉,二靠约束。从实践的情况来看,以约束来形成自觉意识,再辅之以宣传教育的手段,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只强调人们要自觉,却不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是本末倒置,对文明习惯的养成没有积极作用。比如,要人们养成不闯红灯的好习惯,拉根红绳的效果都比口头说教要好。国庆期间,有的旅游城市在几个十字路口都安装了人工推拉闸门。红灯,道闸拉上,行人被挡在马路两侧;绿灯,再拉开道闸放人。此举很无奈,但的确很有效。在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升的阶段,重视约束的作用,就是为寻找科学方法开了个好头。

约束靠什么?靠规则。人类文明有今天的进步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智慧与创造,另一方面要归功于不断完善的制度。一个文明的社会,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应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只有形成了规则意识,人们才会遵守法律、捍卫规则,才会在行使自身权利时不伤害他人的权利。养成文明习惯,也是同样的道理,即用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罚。如果乱扔垃圾必定会依法遭受处罚,那么人们就不会乱扔垃圾。增加不文明行为的实施成本,人们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预期,文明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