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2)

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2)

摘要: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及其软性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是一个国家整体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表现为一个国家文化的吸引力、同化力和感召力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走向现代的驱动力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必须要从本民族的传统出发,否则现代化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是一种“后发外生型”道路,是被外力推上去的,本身缺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以至于中国共产党被历史潮流推向中国革命舞台上的时候理论准备不足。所以,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在“外力”和“内力”之间寻找新的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同步的也是相向的,这就要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使马克思主义既不游离于中华民族之外,又深深扎根于时代的土壤。当代中华文化是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一个互动融合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现代化的改造,再融合西方文明的合理因素,必然会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虽为不同的文化系统,有其各自的“民族性”与“个性”,但均为适应人类生存需求和其他需求而发生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只有通过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内化为中华民族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努力弘扬民族精神、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华民族精神的贡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可能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体系是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融性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结合的过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内化为民族精神带来强烈的民族烙印。比如,《共产党宣言》提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最高价值标准。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核心价值取向便是“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和为民族。”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标准,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主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是固步自封的,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自我更新的主体便是青少年。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关键

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资源内核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运用核心价值体系资源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环节,运用核心价值体系资源所生成的文化软实力是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力量。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时代命题,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当前社科变化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深刻、设计严谨周密,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含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囊括社会主义政治、社会、道德价值的内容丰富的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飞跃和价值理论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