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习近平“剜烂苹果”理论:复兴文艺首先要敢于批评(3)

评习近平“剜烂苹果”理论:复兴文艺首先要敢于批评(3)

摘要:文艺东西就像饮食一样,你不吃这些菜你就会吃那些菜,胃口是经常存在的,不会消失的,你要去统计一下,老百姓,他每天,不管什么行业,他每天总有一段时间在跟文艺打交道。上网看,盗版看,到电影院看,或者玩游戏。他一定每天定量,他不会因为你说,文艺边缘化了,边缘化了只是严肃的或者是主旋律的。

网络语言暴力是有资源传承的

凤凰网文化:现在只要大家提到评论,就是知道谩骂,尤其是在互联网上,毫无理性的去谩骂。比如说《第七日》出版了,你会看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的读者的评论,他算不算文艺评论。

许子东:这也是文艺评论,网上是一种直接民主。常常语不骂人死不休,一是因为发言没有编辑或自我审查,第二也是因为在话语权上处于弱势,所以要出位引人注意。当然中国的语言暴力也有很近的资源传承。

网上批评,无论是关于文学,还是关于政治,都至少有显示民意、宣泄民怨与舆论宣传三种社会功能。太急切的舆情调控,会强化网络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但同时堵塞了听取真实民意的途径,也会削弱网上批评的社会情绪减压器的功能。有得必有失。

更好的办法是在网上也开辟专业批评,拉近网页与书本的距离。打个比方,你们门户网站可以约一批很有权威的学者跟作家让他们每周推荐一部作品,或者每周批评一部作品,他在网上,甚至稿费给高一点,这样的话,会影响批评的风气。

现在的问题是,有很多的人,知名的,有分量的人他不愿意来参与,因为网上气氛,即便写文章也搞化名。我觉得与大众评论并存的专家评论,要让一般人看得懂,又要有专业性。这个专业性也需要意识形态管理部门的尊重,你不要一看到人家写月亮,你就说你不阳光,这个就太简单了。

网上请名家,他发言会爱护自己的名声。你今天叫李泽厚评本书,评什么东西,他会比较斟酌,而这些人的声音在网络严重缺乏,不是好事。讲孔子只有于丹,李泽厚也讲论语,民众都不知道。

凤凰网文化:但是于丹是明星。

许子东:对。所以,这就需要传媒以大的篇幅推出,版面调控,开出专栏,一定的专栏有公信力了以后,人们就会盯着看,人们就发现,他推荐的书是有道理的,我以后跟着来,我以后关注他的东西。于丹是需要的,有她的贡献。但一个社会,一个文化空间,只有于丹,没有李泽厚,这是一个问题。

现在的评论不是没有,数量很多,但最多的一种就是拿钱说好话,某些批评家,从不批评,到处说好话,还很吃香,到处出现。好话后面就是钱,很无聊,这是败坏文学评论。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很多人出了书,首先是花钱,或者出版社花钱找一批人来写。

政策是说给决策者的 而非意图限制创作力

凤凰网文化:我们在回到习近平的讲话的时候,他里面提到了两个东西,一个他继续会提文学艺术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但是他又提到了奇奇怪怪的建筑不要太多,你怎么去理解这个?

许子东:我不知这话的上下文具体语境,单独看说得很对。奇怪是个比较感性的形容词,如果是个负面的概念,太多了当然影响城市景观;如果是中性概念,指比较特别异样,那太多了也妨碍艺术独创的价值效果。

习主席在文革时期读了红与黑、托尔斯泰等,当时这些书也被认为不很正常。

所以我相信讲这个话他更多的还是反映一些普通老百姓的观点,要为民意说话,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另外大概也不想全国各地都模仿大剧院央视鸟巢的建筑风格。因为习惯跟从北京单位部门的权威性,现在各省会甚至三线城市,都纷纷出现请外国人设计的小鸟巢小鸡蛋小裤杈,与其说是艺术创新,不如说是文化盲从。不要太多,我想讲的是某些地标,不应该成为城市建设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新的条条框框。话是说给各地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们听的,不是为了限制设计专业研究生的想象力。

我有朋友在美国顶尖的设计公司工作,他们最近收到风以后全部在改。所以有帮中国设计的大项目,都要加上中国元素。来不来就是金木水火土啊,阴阳啊这些东西。美国人是做生意,明白吗?当然了,要是世界顶尖的设计师,为中国的文化设计一些新的图案也不是没有好处,北大西门、旧燕京大学的建筑就是美国人设计的。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