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分析(4)

核心提示:我国经济“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企稳回升,但下行压力持续存在,金融风险上升;二是政策空间日益缩小,政策效果不显著;三是结构调整、新陈代谢,几家欢喜几家忧。就是说过去的“三招两式”不管用了,必须摒弃传统的为稳增长去放货币、搞赤字的思维方式。

(三)当前我国经济的其他状况分析

第一,通胀退至次要了,所以讲总体可控。现在通胀主要的问题就是食品、农产品、服务业的价格涨幅有一点通胀的压力,但制造业是持续地通缩,所以整体来看,我们的通胀预期是稳定的。从CPI、PPI、CGPI这些都能够看得很清楚。

第二,企业盈利情况略有好转,但是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依然是困难的。我们从企业总体经营情况、资金周转情况、企业盈利情况这三个指标都能看到,企业的情况没有出现明显好转。企业盈利情况不好与我国产业结构也是直接相关的,很多传统的行业是不赚钱的。

第三,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我国广义货币总量已经达到GDP的两倍了,2013年上半年,我国广义货币增长达到14.7%。现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起来有点难度。从广义货币来看,我国的货币市场、流动性是很宽松的。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这么大,上半年增速14.7%,2014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确定2014年的指标是13%,我们远远超过这个指标了。现在,已经不能指望靠单纯的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了。

第四,我国目前的财政是比较困难或者说正在变得比较困难。我国财税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支出结构不合理,我们养的公务员太多了,“吃皇粮”的人太多了。我相信2014年的财政收入全年下来,增长速度不会超过9%,现在很多地方财政收入锐减。我国政府给老百姓承诺得越来越多,社保、医保、教育、养老,所有这些都要财政拿钱啊,国防还要开支。所以,李克强总理上台以后,在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约法三章:第一,财政供养的人数只减不增;第二,行政开支只减不增;第三,楼堂馆所只减不增。后来办公厅又出一个文件,党政机关五年之内不能盖楼堂馆所。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我国的财政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第五,银行家对于经济的预期出现明显的下滑。企业对于经济的预期还比较稳定,但是,银行家的预期比较弱。往往银行家最先感觉到风险的到来。

三、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发力点

(一)稳增长仍然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确保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仍然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落脚点。只不过我们稳增长的策略、具体措施和重点发生了变化。

2014年我国整个政策的基调就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一直以来,我国维持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在全世界是没有过的。我们是有条件、有空间维持这个增长速度的。我国的发展严重不平衡,我国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没搞起来,中西部大部分地区还是非常穷的。201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有机统一。我国宏观政策的基本思路正在出现重大变化,更加注重定向调控。会议强调,正确看待经济增长,对做好各方面工作影响很大。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

第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投到真正有成长性、符合长远市场需求的行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整个钢铁行业的投资总数大约是5.9万亿。2014年3月我们在青岛开会,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说,过去五年差不多3万亿的投资砸了下去,其中1.5万亿是无效投资。如果这一万多亿的无效投资用在建立风险基金、私募股权,能成立多少家啊?能做多少事啊?现在,我国新成长行业所有这些公司加起来的投资也没有到1.5万亿。

对于新兴行业,我国股民、企业家投资得并不多。我们的腾讯,大股东是南非的;阿里巴巴的大股东是日本人孙正义,占26%,他还是雅虎的大股东,占24%;京东主要的股东也是海外的。这就反映了一些问题,我国很多企业家的思路还没有从根本上调整过来。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