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3)

核心提示: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现在中国政府作用太小、市场作用太大,贫富差距太大,对私人资本有些收入不收税,这是不对的。另一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也建议我国对市场和政府两方面都发展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和政府还没各就其位,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并存。

我们在改革中就是要继续完善推进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这里涉及到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西方经济学、社会学有一个错误的理论,就是认为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率是反向替代关系。比如说,在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写的《平等与效率》一书中,把四个内涵不完全相同的定义完全等同。他把平等等于公平。这个倒也算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等于。接着,他又把公平和平等等于均等,这就有问题了。因为西方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讲的均等是用收入的两个指标来衡量的。一个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0.2为比较平均;0.3还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可以容忍的;达到0.4就超过了合理的界限,应当加以调整了。另一个指标就是把家庭收入分成五个等分,看20%最穷的家庭收入和20%最富的家庭收入倍数,在10倍以下为比较合理,10倍以上相对就不合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我要指出,这两个收入的指标可以说明一定问题,但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为什么要五等分呢,而不选十等分、二十等分呢?因为这是作者作为资产阶级学者的阶级局限性,因为他知道发达国家城乡差距较小,所以当他取五等分的时候,倍数关系比较小。比如,美国大体上是十三四倍,发展中国家经济是二元经济,甚至于三元经济,城乡差别非常大,所以我们中国现在以五等分来看大概在十七八倍,超过了美国。而我们的基尼系数现在也高于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样他就可以忽悠全世界,为什么说他是“忽悠”?因为他把前三个概念等同了,公平等于平等、等于均等,均等又是由这两个指标来衡量。这两个指标我们都超过了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说我们的两极分化比他们严重。

我在1996年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写文章指出,西方经济学、社会学是偷换了概念。假定说平等是大体上等于公平的话,公平决不等于他们所说的收入的两个指标,而且也不等于平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实践者发展者,从来没有说过按劳分配是平均主义,但西方学者、政治家歪曲马克思主义,有时候把按劳分配、说成是平均主义。我国改革前将近30年,是计划型的按劳分配,是带有一定平均主义色彩的按劳分配。这个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转化成以市场型按劳分配为主体。比如分配方式有区别,比如招收职工双向选择,在双向选择的时候可以进行工资收入福利的谈判,采取了企业有自主分配权力、政府制定指导线等做法,这些做法都是市场型按劳分配,而且是货币化程度相对比较高,这和计划经济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公平和效率是同方向变动,是互相促进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越公平越有效率。

从党的文件来看变化。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公平与效率。一年以后,《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到十六大之前,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贫富分化已经较大,应该放弃这个说法。当时十六大报告起草小组,多数人没有接受这个观点,所以仍然写了效率优先。但是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就再也不提效率优先了。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习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都强调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样一个表述实际上通过否定之否定,又采取了十四大报告的“兼顾说”,而且在初次分配是兼顾,到再分配就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了,实际上就带有公平优先的精神了。这个提法对财产和收入分配体制进一步的改革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

三、学习经济调节理论,正确理解市场调节作用

经济调节,也就是调节资源、调节供求、调节利益关系,这个调节在任何社会里面都存在。这个调节是让市场机制去调节,还是由政府来调节,就显示出不同的经济格局。

所谓市场调节,就是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等机制的共同作用来调节商品和资源的供求,引导经济资源在社会各方面流动,使经济利益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相应的分配,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健康发展。这里面最主要的有三大机制:第一,价格机制,通过价格来调节。第二,各类经济主体之间有竞争,优胜劣汰。计划经济时工厂里面有都一句口号,叫“比、学、赶、帮、超”,那个叫劳动竞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在一定方面特别在公有制内部可以保留“比、学、赶、帮、超”的精神。但是从基本面、主要面来说,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就是优胜企业重点不是帮助落后企业,而是通过占领市场来排挤一些落后的企业,这带有一定的竞争性或者残酷性,当然其中也有互利的合作博弈,但总的来说是优胜劣汰的。第三,供求机制。如果某个领域能赚钱、赚得更多,那么生产要素,不管是生产资料还是劳动力,就流向了那个领域。此外,还有货币供给机制,货币发行的流动机制等。这些机制加起来发生合力,共同作用于整个经济资源的配置。

由市场调节经济,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把它概括成五点。第一,微观经济均衡功能。市场引导自主决策的个体的生产经营行为紧跟现实需求的变化,从而能调节微观层面供求关系及其平衡。第二,资源短期配置功能。因为供不应求或者供大于求发出信号,资源迅速流入或迅速撤出这个部门,从短期来说市场信号很有作用,可以调节资源的短期配置。第三,市场信号传递功能。价格的传递、质量的传递、经营人才的传递、竞争强弱的传递、科技状况的传递、经营管理能力的传递,各类企业大家互相摸情况,了解行情,特别是同行业和整个宏观经济信息,做出决策。第四,科学技术创新功能。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引导生产经营者改进生产资料、提高科技水平和商品质量,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第五,局部利益驱动功能。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考虑局部利益来组织生产经营,这样就有局部利益驱动的功能,在一定情况下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改进生产经营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这五大功能强点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