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平安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两年内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政法综治战线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党中央的要求、人民的呼声,就是政法综治战线的集结号。近年来,全国政法机关始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
强化法治思维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
今年3月,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大力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努力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解决。9月,针对涉法涉诉信访入口不顺、程序空转、出口不畅等问题,中央政法委接连出台三个文件,招招落到实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各地政法机关登记涉法涉诉信访上升38.5%;今年前7个月,中央政法机关接待群众来访同比上升7.1%,政法机关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受理率、立案率等有了明显提高。这表明,涉法涉诉信访群众也逐步回归法治轨道解决诉求。
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网络谣言、暴恐犯罪……这些问题既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又是法律适用的难点问题。对此,公检法司齐抓共管,打出了“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组合拳”。
最高法、最高检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出台《关于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一系列重要法律文件的密集出台,有效打击了犯罪,食品药品犯罪、环境污染犯罪、暴恐犯罪、网上制造传播谣言等犯罪的高发多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法治,已经成为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完善防控体系
筑牢平安中国基石
8月7日上午,湖北省高院在咸宁市对刘汉、刘维等五上诉案依法公开宣判,维持一审对刘汉、刘维的死刑判决。至此,这起十八大以来性质最为严重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宣告终结,刘汉、刘维等36人将分别受到法律的严惩。
“群众看平安,首先看治安。”眼下,我国处于刑事犯罪多发、高发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各级政法综治部门一方面着力组织开展打黑除恶、治爆缉枪、打击电信诈骗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成功侦办了湄公河特大跨国贩毒案、编造“飞机诈弹”案等一批大案要案,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筑牢平安中国的基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