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明:古田会议的召开背景、历史贡献和现实启示(4)

摘要:85年前的寒冬,闽西小山村,一场报告改变了党和红军的命运;85年后的晚秋,习近平主席同大家共忆初时革命的筚路蓝缕与艰辛困苦。2014年10月30日-11月2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会议强调,党和军队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为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坚定我军的性质、宗旨和使命任务,宣讲家网站特邀国防大学吴杰明教授做客演播室。讲座共分三大方面:一、古田会议召开背景的三大课题;二、古田会议的三大历史贡献;三、古田会议的现实启示。

三是明确规定了红军中党的领导制度,也就是民主集中制。这个民主集中制在军队中间它怎么贯彻,怎么落实?古田会议决议它做了科学的阐发和具体的规定,主要是要求红军中间党的组织要厉行这个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活动,开会的时候要使到会的人充分发表意见,遇到有争论的问题,要把是非弄清楚,决策的时候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一成决议,就要坚决执行。而且这个决议还根据针对当时提出的一种要实行由下而上的这种民主集权制,先由下级讨论再由上级决议这么一个错误主张,特别是强调了党的上级机关和下级机关之间的关系,这就使党的领导能够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展开,是部队中间一切重大问题都能够通过民主集中制这么一个方式得到解决,得到及时正确的决策。

四是明确规定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这么一种性质,这么一种落实方式。就是党对军队的领导,它不是包办一切行政事物,它主要还是一种思想领导,是一种政治领导,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去掌握部队,所以古田会议是非常明确的深刻地去阐发了这一点,就是提出要发挥党组织政治领导的作用,要使党中央确实能够担负起党的政治任务,同时强调党组织做出的决定,要通过军事系统和政治系统,按照各自的分工和权限分别的去加以落实,所以就初步理清了党组织系统和军事行政系统,党的领导和军事行政领导,党的会议和军事工作会议,政治工作会议,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样的话就使党的领导能够在这个操作的层面上得到具体的落实。

总之古田会议在党和军队这个关系上,不仅是旗帜鲜明确立了这个党对军队实施绝对领导这个原则,而且还创新性的提出了贯彻这个原则的一整套的体制和机制,直到1932年才明确的出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提法这个表述,但是实际上古田会议已经是对这个根本原则,对这个科学命题,做了非常清晰的阐发。而且古田会议所提出的党的组织怎么设置,部队的重大问题,怎么先由党组织来决策,然后再由军事政工系统分头加以贯彻落实这一整套的制度,那么后来就是逐步的发展完善,成为党委制、政委制、政治机关制,成为党委统一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这样一整套很完备的制度。这就为我军的建设发展奠定了最根本最牢固的一个制度的基石,正是因为有了古田会议这一套制度,确立的这一个立之本,建军之魂,才使我们这个军队摆脱了历史上的一个怪圈,就是军权由个人领导,实现了由无产阶级政党来掌控军队,也正是由于有了古田会议确定的这一套制度和原则,才使我们这个军队能够在党的旗帜指引下,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所以当年毛主席曾经讲过两个“不相信”,邓主席讲过两个“确信”,说到底,它都是基于对这一套制度的高度的自信,所以我们说无论战争形态怎么发展,无论时代条件怎么变化,也不论我们的这个部队体制编制怎么调整,那么古田会议对我们军队政治归宿,所做的这一种带根本性、基准性的这种原计划,那绝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这是一方面的贡献。

第二个方面的贡献是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古田会议明确提出了以思想建党为核心内容的党的建设的方略,我们党成立的初期由于成分比较复杂,所以党员组织上入党,但思想上并没有入党,这个情况还是比较普遍,古田会议就针对这种情况,第一次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鲜明的提出了和深刻的阐发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这么一个方略,这个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个就是指明了思想上建党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古田会议决议的第一句话说什么,就是讲红四军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是妨碍极大的,必须要彻底纠正,而且这个决议还明确的提出了,党内最迫切的问题是教育,这就把这个思想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应该说这个论断,它不仅符合是我们的国情、党情、军情,而且它也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和学说,所以它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最有特色的理论创造之一。

二是它规定了党内教育和党性培育的基本内容和科学方法,这个思想建党靠什么?主要靠教育。教育的内容要科学,教育的内容要完备,方法要科学,要符合实际,古田会议对这些都做了规定。决议所列举十种教育材料,实际是涵盖了两大领域,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一个是党的正确路线。决议提出的十八种教育方法,非常符合党内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而且决议还明确规定了这个党性培育,党性锻炼的两个基本途径,我觉得这一些都对我们今天仍然还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