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不表彰不落实、不评比不工作”的怪圈

走出“不表彰不落实、不评比不工作”的怪圈

摘要:“随着法制化的深入推进,所有临时性的评比标准都应取消。”竹立家认为,应摒弃“比学赶帮超”的激励习惯,推进对公共机构和岗位个人的绩效评估,将每一个人和机构的工作记录在案,把公共权力的效能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评价渠道,剔除现在评比表彰中的个人因素。

数据显示,此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已压缩评比达标表彰活动19.2万多个,下降31.2%。评比达标过多过滥,是不表彰不落实、不评比不工作的畸形政绩观在作祟。

有多少达标算过“民生账本”?

一个市一年接待上级检查评比400多次,再组织到县里检查100多次。每到暗访组来临,全城都严阵以待--“红袖章”上路,突击上街“围追堵”,小区“洗脸”换新颜,马路摊贩“统一失踪”;为避免出现“打车难”尴尬,出租车打好埋伏,随时准备在暗访组下榻宾馆附近“巧遇”……

一年究竟有多少评比达标表彰?2006年至2009年期间,由中央纪委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参与,全国已清查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5个,保留了4218个项目,总撤销率为97.16%。

到了此轮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时,全国又压缩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19.2万多个,下降31.2%。可见此前,这种争相给城市、官员、企业家“戴帽”的行为又反弹。

事实上,一些评比表彰沦为花钱买“帽子”。2011年,一个“中国中部百强县(市)”榜单中,国家级贫困县上榜,不少县市通过与其合作交纳一定费用以提高自己名次 ;2012年,最高规格的评奖活动之一“盛世中华”被曝为花钱买奖典型。

在基层,甚至谁得奖、谁先进都“轮流坐庄”。东部一镇办公室科员小程说,县里面的几个镇工作都差不多,领导也要从“大局”考虑,且不说只要参评就能有鼓励奖,就是第一名、一等奖也不见得完全“唯数据论”,大家“击鼓传花”,今年到我家,明年到你家。除非工作中有重大错误的,不然都是皆大欢喜。

评比表彰到底要从财政“钱袋子”里掏出多少来?山东省曾披露一个数据:清理前,山东每个评选周期需要经费1.2亿元,其中财政拨款9430万元,一个年税收仅300万元的乡镇,招待各级检查团、考核组需20多万元;2008年-2010年,省内撤销评比达标表彰3347项,减少经费9687万元。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