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须加快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创新(2)

北京:须加快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创新(2)

摘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就需要从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创新上加以突破,要建立创新导向的地方政府治理机制。这既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导致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主义

地方政府竞争之所以能够带来经济波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竞争导致了辖区之间的重复建设。这是一个从改革开放伊始就有的难题。这是因为在竞争的过程当中,很多地区不愿花资源去创新,而是尽可能模仿,看到其他的地区有成功的案例,就会学习、交流和考察,其结果是各个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发展模式类似,具体表现在投资上就是重复建设。这种重复建设,使得各地区的产品也出现了较高的近似度,而市场空间有限,如果某地企业试图拓展市场空间,就必须向其他地区销售,这势必挤压其他地区同类企业的发展空间。于是,在产品市场上各地区一度风行保护主义政策,通过行政干预来阻止其他地区企业和本地区企业竞争。地方保护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确保本地要素不流出,以避免其他地区抢夺本地资源。显然,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增加区际间的贸易成本,从而损害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福利改进。

导致招商引资竞争和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对资本追逐的最主要形式就是招商引资。招商引资除了靠财政上的各种优惠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之外,更重要的是土地优惠政策。这种招商引资的土地竞争会带来两个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很多资本拿到廉价土地,并不完全把资源投入在生产活动上,而是热衷于房地产开发;二是地方政府为鼓励招商引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就包括房地产开发,结果资本流向房地产行业,导致房地产泡沫,而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卖地获得财政收入,形成了土地财政。土地竞争的后果就是当地工业空洞化、资产泡沫化、居民财富不平等加剧。

导致政府公共品供给不足

地方政府侧重对资本的竞争,会造成对财政支出上的偏向,继而使得社会性支出不足,而社会性支出主要体现为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水平。典型的如环境治理不力、教育和公立医疗服务投入不足等。同时,也因为教育、医疗和环境等不能在短期内给地方带来明显收益,在政府官员任期时限的约束下,地方没有足够动力大幅改善社会性支出。

当然,随着改革的深入,部分问题已经得到改善,譬如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等有明显弱化,但其竞争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仍未消除。要摆脱这种情况,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就需要从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创新上加以突破,要建立创新导向的地方政府治理机制。这既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