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齐鹏飞:两岸四地共圆中国梦——台港澳问题纵横谈(5)

首先是中美建交,发表了《联合公报》。1979年1月1号中美正式建交,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同一天还有一个重要的文件,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这是我们对台政策发生大的改变、发生战略性调整的一个信号。

这个《告台湾同胞书》,我们从1955年1月1号开始,每年元旦都发,都向对岸发。通过广播,通过漂流瓶,通过气球,都把这个消息传过去。过去主要是两个内容,第一是呼吁国民党过来投降。第二,呼吁台湾人民起来造反。但是1979年这个完全变了,这里面有一句话引起了外部世界高度关注,就是我们在解决台湾的统一问题时,将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尊重现状,尊重台湾对岸的基本意见,这是过去来没有过的。就是我解放了,我统一了,我不改变当地的制度,已经把这个消息宣布出来了,而且宣布从这一天起不打炮了,这是个信号。

然后1月底小平去美国访问,在国会两院的国会山发表演说的时候又明确提出来,从今以后我们不提解放台湾这个口号了,这一特殊政策的调整完整体现在1981年的9月30号,就是1981年国庆前,当时的委员长叶剑英以答新华社记者问的方式代表中共中央阐述了9条对台的新政策,这就是我们圈里面人常说的叶九条。台湾问题上大家发现有很多数,什么叶九条、邓六条、江八点、胡四点、胡六点、习四点……第一个就是叶九条——叶剑英九条对台意见。

九条对台意见,集中的内容就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承诺我们将以特殊的政策解决台湾问题,台湾回来以后,将设立特别行政区;第二,呼吁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统一;第三,统一之前,先实现三通,要累积互信。互信的前提是什么?你得互相了解、互相交流,不能完全隔绝啊。三通是什么?大家都很熟了,通航、通邮、通商。通航——两岸的船、飞机可以往来了;通邮——通邮电;通商——做贸易。

后来到了第二年1月,1982年1月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的时候讲了,去年有个叶九条,那是以叶剑英委员长的名义发布的,但是实际上是我们中央集体的一个决定,代表着中央的一个政策,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开始明确地提出了这个概念,一国两制。

然后到了1983年的6月,小平在会见另一拨美国客人的时候,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六点意见。进一步丰富一国两制的内容,我们把它叫做邓六条,这是政策层面的。政策层面很快提升到国家法律层面,82《宪法》。建国后我们几部宪法?四部。54、75、78、82。82《宪法》是我们的现行宪法。我们从1982年宪法开始实施以后,也基本上确定了不轻易改宪法。美国宪法从建国一直到现在就那一部,它通过修订案的方式来让它适应新的形势。我们现在也是这种方式,82《宪法》以后我们希望保持一个稳定性,有新的内容,我们就通过修订的方式来解决。

82《宪法》出台的时候,第31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第31条就一句话:“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之。”就这么一句话,但是这句话至关重要,这就是一国两制的法源。后来的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以及未来的台湾《基本法》,都是根据这一条出来的。把执政党的政策化为国家的集体意志给确定下来,也就是说新时期一开始,我们就决定对台湾实行特殊的政策,一国两制的政策。当然一国两制政策为什么能够出台?也是小平天才的一个构想。

因为小平发现,新时期开始的时候,要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已经和毛泽东那一代人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时候情况完全变了。1949年我们看台港澳和1979年看台港澳已经不是一回事了。举个简单的例子,1949年香港就是个南海小渔村,经济总量和广州市一个市差不多,比广州市还差一点。1959年有点发展了,和上海一个市差不多,比上海差一点。但是它从50年代后期全力搞经济建设,连续搞了30年,年均两位数的增长,这个时候大家知道我们国内的政策恰恰发生变化了,左的指导思想占了上风,我们开始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其乐无穷了,自己内耗了。但是这个时候它是全力搞建设的,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到了1979年,我们改革开放打开国门的时候,再看台港澳地区完全变了。1979年香港的经济总量是250亿美元,我们内地全部加起来1473亿,不到1500亿。换句话说,仅仅一个小香港1100平方公里,当时还不到600万人的小香港,它创造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内地的六分之一。那一年香港的人均GDP2500美元,我们多少?我们人均190。

这里我补充一下,一开始讲我们现在国富民强,国家强大,我举了三个方面,经济总量、外贸、外汇储备。但是另外一个,我们过去不愿意提,现在也敢提了,就是民也富了。我们过去敢说经济总量,不敢说人均。温总理在的时候经常说我们当领导人的一定要先会做小学生算术,一定要会做乘除法,就是看中国问题,看中国国情,一定要考虑到有13亿人,任何一个大的经济体量,经不起这13亿人除,一除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再小的社会问题也经不起13亿一乘,一乘就变成了国际性的大问题。但是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人均也敢说了,新中国成立那年我们人均GDP是27美元,美国那一年已经达到了1700,我们和人家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毛泽东讲我们是一穷二白。

责任编辑:张鑫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