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普及宪法文化 夯实依宪治国基础

陕西:普及宪法文化 夯实依宪治国基础

摘要:宪法文化中蕴含的宪法法律文化植根于中国社会实践,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核心思想,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法律地位、法律效力。要在全国上下形成一个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还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尤其要加强宪法文化的建设。

宪法的实施需要以宪法文化为基础。没有宪法文化的普及、推广作为基础,宪法就难以植根于社会生活与人民群众心中,就难以产生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这一表述高屋建瓴地明确了我国宪法文化的属性,说明了我国宪法文化的根本所在。

宪法文化是推进宪法实施的有力武器。宪法伴随国家制度、公民权益而来,表征了一种需要让全社会认知与传承、发扬的文化。宪法文化与多种社会文化水乳交融,涵盖了孕育宪法的原则、规范和制度,涵盖了使其发育、成长、发展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乃至政治制度。它以观念立足社会,以制度被国家认可,以行为获得实现;它从古往今来的传统文化中穿行而来,是一种被国家认可的、可以体现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制度文化。最终,它将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转化为行为的力量。

宪法文化是拉近宪法与群众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宪法文化中蕴含的宪法法律文化植根于中国社会实践,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核心思想,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宪法文化在与多种文化形式交互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更为充分地表现出本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特性,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帮助群众深入理解宪法规定,指导广大群众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宪法作为法律武器保障自身权益。

宪法文化是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与其它形式宪法的根基所在。中国的宪法文化以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这部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了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为党和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的宪法文化不仅反映出宪法中坚持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及内在要求,还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与宪法紧密结合,从而为宪法植根社会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持。西方的宪政与法治文化主要形成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大背景下,其对纯粹宪政的最大化推崇,虽然有助于推翻封建专制特权,但也压制了多元化社会中多种价值理念的传播。在其宪政文化发展过程中,排斥了除宪政与法治以外多元化理念的传播与发展,忽视了社会道德、文化信仰的作用,其领导力量、权力分享能力、权力行使方式与我国宪法有本质不同。相比之下,我国的宪法不仅代表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也更适合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和民主政治发展要求,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