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贾康: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2)

在这两个关键词之后,第三个关键词叫“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创新的意义,在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大背景下,必须推崇公平竞争,必须推崇竞争中潜力活力的释放,而要取得竞争中的发展,总书记强调,唯改革创新者胜。首先,管理要创新,任何一个企业大量的精力必须考虑怎么样把管理做好,细节决定成败,看起来简单,把它始终处理好又不是简单的事情。管理创新伴随着很重要的就是科技创新,邓小平把科技肯定为第一生产力,其意义非同小可。

我们国家这些年,非常明确地把一个基本国策表述为走创新型发展道路,这是必然选择。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十分重要,但是光讲这两个层次的创新还远远不够,从整个的宏观整体的角度看,还要讲制度创新。我们的改革有它的难度,我们不得不先易后难,从浅水区逐渐推到深水区以后,看到好吃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怎么啃硬骨头,怎么样真正的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境界,三中全会到四中全会给出了通盘的部署,新常态之下,必须抓住制度创新这关键一招,释放制度红利这个最大红利,通过制度安排运行机制的创新,打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空间。

大家都注意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表述中说,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们可以简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或者称为现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取向是中国进入1840年以后,近现代史整个过程中一贯的追求。

1840年之后,我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积贫积弱,不得不寻求怎么样能够改变这种悲惨命运。上个世纪中国三件大事,都与追求现代化有关。第一件大事,辛亥革命,它所提出的振兴中华,走向共和,就是以现代化为取向的;第二件大事,新中国成立,以“一五时期”为例,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尽快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又是以现代化为取向,甚至在文革浩劫中我们都强调必须争取实现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第三件大事,改革开放,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清晰地规划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宏图。

我认为应该重视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三者互动的发展潮流支撑我们的新常态。按照合意的这样一种前瞻和预想,给出对冲我们的下行压力的这种净升值,对冲下行压力以后,净的上升值比如说7%左右,那时候的这种增长状态有质量,可以给人民更多的幸福感,而且它的增速在世界范围内比较大规模经济体里面仍然是名列前茅的。如果在未来8年、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段里面,我们能够维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同时打造升级版成功,那么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就一定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把路越走越宽,通过2020全面小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并连通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中央对于“新常态”勾画了它的九个特征,我们就有必要,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披露的信息,再细化地看一看。

第一点特征,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是整个经济活动给社会成员带来实惠的环节。我观察出国旅游现在更加推崇的是有弹性的设计,小团组,一个家庭或者一些比较亲密的朋友圈子里面,以不大的规模、多样化的设计来形成各种具体的安排。不像过去那样了,一下子来一个简单的模式,有一个信息出去,多少人就踊跃参加。这样的个性化、多样化符合经济体发展的普遍规律。80年代时候,北京有排浪式的时尚,比如说一段时间里面,某一个服装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我记得曾经有红裙子,黄裙子,大家都是趋同,而现在大家更认同的是在服装这个事情上,一定要努力避免“撞衫”。从一个具体角度来看,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越来越表现的就是与众不同的个性。

第二点特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我们的基础设施,客观上需要一轮又一轮的升级换代,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速度很快,跟城镇化伴随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避免的在不断升级。跟基础设施相关的当然有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北京的地铁四号线,是引入了香港的资本,加快了四号线的建设,解决了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引入了很好的管理经验。新常态就要特别注重创新驱动下发展新商业模式共赢的新机制,运用好新技术,创造出新产品。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