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教:沿法治航道驶向教改深水区(3)

依法治教:沿法治航道驶向教改深水区(3)

(三)

学校是社会的细胞单位,依法治校意义深远。当人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学习中都能体验到、浸润在法治精神中,依法治教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依法治国也一定能够实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学院一名学生因不满校方设置转专业门槛,将学校告上了法庭。2014年6月17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

此案引发了该校校长杨灿明对如何依法治校的深入思考:虽然此案涉及的学校相关规定具有充分的依据,进行调整专业时程序上也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但此案将促使学校改进学生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各项学生工作。

在杨灿明看来,学校各项规定不仅要符合上位法,而且要更加合理,开展管理工作时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更加注重维护学生应享有的权利,在程序上也要做到更加规范和公平。依法治校是高校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高校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自内而外推动依法治国。

2014年,中国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进程中迈出了更坚实的步伐,高校章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

大学章程是大学依法治校的法律基础和重要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载体。目前,教育部已分5批核准公布47所部属高校章程。一些省按照管理权限也核准了部分地方高校章程,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指日可待。

然而,完成章程的制定只是依法治校的第一步,“章程时代”大学如何实现依法治校?大学章程实施的核心是法治思维的养成。只有扎实落地,大学章程才不至于最终流为“一纸空文”。

学校是社会的细胞单位,当人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学习中都能体验到、浸润在法治精神中,依法治教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依法治国也一定能够实现。

那么,如何让法治精神照亮和浸润菁菁校园?除了加强法治教育,重视和发挥学校章程和内部制度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学校安全、学生权益保护等社会关注、困扰基层的热点问题,或许更有“现身说法”的说服力。

2014年,各级各类学校加快学校各项制度建设步伐,其中,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促进依法治校,成为不少地方的新尝试。上海浦东新区率先试水,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相继统一配备法律顾问,今年已实现全覆盖。今后若遇到校园纠纷,借助专业“外援”,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可以把“门道”摸得更清楚,路走得更为坚实。

长路漫漫,未有穷期。“在推进依法治校过程中,注定将面临不少坎坷和艰辛。”一位中学校长深有感触地说。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的一生中,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短则10年,长则20年。从这个角度说,建设法治校园,我们还在路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