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弘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的特点是社会的不断变化、不断分化、不断细化。缺乏战略性和全局性理论思维能力,就无从准确把握和解决当下种种问题。以历史的耐心看待现代化,稳定而持续地累积中国的发展成就。
关注现代化意义何在
工业社会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固态表现,信息社会则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向。我们正在经历的这次重大转变,就是现代化
从一般意义上讲,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换。其中,我们正在经历的重大转变,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人们习惯将这一转变的过程称为“现代化”。工业社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固态表现,信息社会则呈现出未来的发展趋向。若问世界自近代以来最波澜壮阔的运动是什么,这就是世界现代化的浪潮;若问中国自近代以来最艰苦卓绝的努力是什么,这就是为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而进行的道路探索。
可以说,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自工业化发生以来最具彰显性的发展模式,它不仅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体脉络,也成为影响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框架。对现代化为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变化进行密切而持续的关注,是社会现实为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崭新的治国理政理念,正是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知,对现代化经验的深刻总结,对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方向的精确把握。
现代化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生活节奏加快了,竞争激烈了,收入差距扩大了,思想观念复杂了,精神压力加大了,承受能力弱化了,巨大变化令每个人都有切肤之感
现代化意味着人类文明类型的转换,即从对人性的蔑视和压抑到对人性的尊重和弘扬;意味着人类发展道路的探索,即人类通过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开始自觉探索适合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意味着深刻的社会变迁,即以工业化发展为动力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跌宕起伏的转变过程。
在这样一场转变过程中,人类社会呈现出一种与传统农业社会不同的发展样式:在生产形态上,前者属于手工作坊,后者属于机器生产;在经济形态上,前者属于自然经济,后者属于市场经济;在生活形态上,前者属于村落化,后者属于城市化;在社会形态上,前者属于权贵社会,后者属于大众社会;在政治形态上,前者属于君权专制,后者属于民主政治。
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体现于器物方面,而且体现于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社会组织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等诸多层面。现代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从隔阂走向融合,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人口从静止走向流动,经济从停滞走向增长,当然,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愈来愈从简单走向复杂。现代化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更是让身置其中的我们有了切肤之感。比如生活内容丰富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人际竞争激烈了,收入差距扩大了,选择机会增加了,思想观念复杂了,精神压力加大了,承受能力弱化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