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要扶贫,思想更要扶贫

经济要扶贫,思想更要扶贫

核心提示:过去这两年,为了以点带面抓好党建工作,宜良县整合纪检、组织、宣传、政法、四创两争、农业、文化、民政、卫生等9个部门的优势资源,聚集县“一对一”联村包户各单位、常务书记、驻村“四群”工作队的力量,集中打造了21个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

宜良县九乡乡甸尾村干部老林开着平常代步用的小轿车,在陡坡上猛踩油门,车窗外飞沙走石,车身却并未前行。车里还坐着甸尾村的其他几个村干部,大家都下来了,忙着往后轮底下垫大石头。老林看了看前面的山路,同行的其他车已经消失不见,他有点焦急,嘴里有些埋怨,“也不等等我们。”

昨天,甸尾村通知全体村干部到县里其他村社区调研学习党建经验,他挺高兴,有机会出去走走,还能和其他村社区的干部们交朋友是个不错的事,至于调研学习经验在他看来不过是个幌子,真到要做事的时候,“还不是领导怎么说就照着怎么做!”

临行前,领导说,路不好走,要找个动力大点的越野车,他又有些不以为然,都是基层苦出来的,“多烂的路咱们没走过?”

没想到的是,今天,他在自己的老经验上吃了亏。

同行的一名村干部感慨,今天的学习,很辛苦,从狗街镇的化鱼社区、中营社区、高古马村委会到匡远镇的起春社区、金梅社区,马不停蹄,“午饭都两点多才吃”。

老林回头望望已开车行驶了半个多小时的盘山土路,“这么偏僻的地方,能有什么经验?”

“深山里飞出的致富经验”

从宜良县匡远镇的金梅社区到独松树村,有一条约四十分钟的盘山土路。晴天,一般的车上不去,下了雨,山上的人也很难下来。偏僻的地理环境,过去造就的是一个贫穷的独松树,除了土地和山林,这个海拔2000米的百人村落一无所有。但现在,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独松树村高大的松林下,密密麻麻粉红的芋头花和村民们的笑脸一起布满整个山坡。

独松树村的村长杨胜留站在村前的平地上,被前来学习经验得人包围在中间。匡远街道办的副主任张家铭说,村长,你情况最了解,给大家介绍一下。村长说,“我不会说,还是领导说。”金梅社区的书记出来打圆场,“他不会说,还是领导说。”

“他会说,让他说。”主任斩钉截铁,“为群众的实事做都做出来了,怎么会说不出来?”

村长笑了,说道,“好,我给大家来说说我们村的情况。”

“我们过去一直种植包谷、小麦,后来又尝试种植烤烟、豌豆,一直没有很好的收益,直到种植芋头花,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才显著提高。”村长说道,“芋头花喜湿,种植在林下,我们这里刚好有适应它生长的条件”。

村长说道,“现在全村的树林下都种上了芋头花,以前荒着的林地都派上了用场,村里大概180亩的芋头花,每家平均下来,芋头花能卖几万块,芋头能卖几万块,种也能卖钱,不愁销路,比种其他都划算。”

种植芋头花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独松树村经济的增长,还有村干部们的自信。

自从种植了芋头花,独松树村地理环境偏僻的劣势变成了“芋头花更加原生态更加好卖”的优势,海拔高的劣势变成了“坝区更加喜爱高海拔种源”的优势。偏僻的深山找到了适合自己经济发展的路子,飞出了林下经济的好经验。过去这个偏僻的村落无人问津,但现在前来学习经验的人络绎不绝,再高的山路也阻挡不住人们脱贫致富的心。

芋头花其实有它的弊端,吃肥,一块地第一年种下去产量很高,往后就一年不如一年,但村长并不担心,经济好了,村组干部的威信在群众中竖立起来,说话有人听,上级的好政策容易执行,村子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芋头花吃肥,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可以轮作,这些都不是问题。”独松树的村组干部对未来很有信心。

从带领村民种植小麦、包谷、烤烟、豌豆,这一路走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不是芋头花带来的奇迹,而是村组干部理想信念的坚定,不信“偏远必然贫穷”的惯例,不信自己找不到脱贫致富方法的执着,以及一颗为群众解决当前最迫切需要的心。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