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建议
当前,我们要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借鉴国内外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研究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充分发掘产业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进一步促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树立大产业发展理念。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实践经验来看,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可以产生许多新型业态形式。比如,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旅游产业融合,衍生出会展旅游、生态旅游、主题公园、演艺娱乐等产业形态。在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科技不断涌现、前沿领域逐步延伸的今天,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必须树立大产业、复合产业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之间尤其是高新技术与新业态新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综合性的产业形态格局,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全面发展。
要充分利用区域产业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在实施现有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努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拓宽新业态的发展空间。尤其要从产品、技术、资本、市场切入,在目前已取得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生物医药、航空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陶瓷、生态农业、低碳环保等领域进行多元化创新,培育壮大市场需求层次更高、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新业态。
要加快培育优势新业态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国家和全省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 综合考虑全省各地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 积极推动以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品牌企业为主导、专业市场为导向的新业态集群建设,提升全省新型业态的核心竞争力。
要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鼓励直接融资,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新业态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创新性产品技术的企业给予重点倾斜;积极探索新型资产融资抵押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允许无形资产和动产质押融资方式,扩大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等。
要为新业态新产业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各地应规划建设一批新业态产业基地和孵化基地,吸引高端创新型人才前来创业和发展。结合我省新业态新产业的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大力鼓励创业,发掘创新人才,激发创业热情,为创业者提供公司注册、办公场地、货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及相关配套服务,促进新业态新产业发展。
要改革体制机制,完善保障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从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入手,为新业态新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各地要根据实际,出台扶持新业态新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创新新型业态行业准入制度,鼓励各类资本投资新业态。与此同时,要加大对企业发展引导扶持的资金力度,建议各级财政部门把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支持资金纳入各地的年度计划,重点向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的企业提供补助和支持。
(作者分别系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