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消费需求是最根本的需求。进入新常态后,消费态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释放需求潜力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十三五”时期,如何准确理解、把握消费的新变化,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十三五”时期消费总量及居民收入增长预测
一、最终消费名义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消费率有所提升
“十二五”头三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的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消费增长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
根据支出法GDP计算,2011至2013年我国支出法GDP年均名义增长13.4%,资本形成额年均增长13.1%,最终消费年均增长14.6%,最终消费增速快于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快于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在“八五”、“十五”和“十一五”时期最终消费增速均低于GDP和投资增长速度,“十二五”以来在增长方式转变和收入分配调整的作用下,我国投资快、消费慢的不合理增长格局出现改善迹象。
最终消费增速加快,促使消费率有所提高。1978至1999年我国消费率表现为螺旋式下降,2000至2009年直线下降。“十一五”末期我国消费率为48.2%,比“九五”和“十五”分别降低10.9和7.7个百分点,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是,“十二五”以来,消费率开始止跌回升,消费率有所提高,“十二五”头三年消费率平均为49.5%,比“十一五”时期提高0.4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4.8%,增速明显放慢
“十一五”时期,我国商品消费保持强劲增长。五年间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名义增长18.1%,与“九五”和“十五”期间相比,“十一五”期间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加快了7.5和6.3个百分点,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但是,“十二五”以来,新一届政府严格公务消费、控制高档餐饮消费,加之房地产市场泡沫不断得到挤压,相关消费链条缩短,导致消费品零售短期内增速明显放缓,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由2011年的17.1%下降为2013年的13.1%,预计2014年增速可能低于13%。粗略估计,“十二五”期间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增长在13%左右,比“十一五”放缓约5个百分点。
但是,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也存在许多亮点。一是信息产品消费需求强势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信息消费战略,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进程加速,以及居民智能化消费意识增强,我国智能手机、移动电视、智能家电、平板电脑等新型电子产品消费呈现强势增长。二是电子商务消费迅猛增长。随着商业领域展开一场新革命,网购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新兴销售业态,今后一个时期电子商务消费迅猛增长,将弥补实体店增长缓慢的不足。三是绿色节能消费受到追捧。随着环境污染加剧、空气雾霾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居民对绿色消费与环保消费意识逐步增强,绿色家电、绿色交通、环保产品等绿色低碳消费深入人心,居民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增强,节能环保产品销售加快。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售成倍增长,节能环保消费将成为未来消费的增长亮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