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消费增长预测 (2)

“十三五”时期我国消费增长预测 (2)

三、居民收入增长加快,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

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十二五”以来,随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民生待遇改善,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呈现加快趋势,并在多年来首次超过经济增速,为扩大消费提供了重要的收入基础。“十二五”前三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8.2%,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8.3%和10.5%,增幅分别高0.1和2.3个百分点。

此外,“十二五”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呈现稳步提升的喜人走势。2007年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降至57.5%的历史最低点,2008年以后在收入分配改革的推动下,居民收入增长逐年加快,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小幅稳步提高。根据《资金流量表》数据计算,2008至2011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8.3%、60.5%、60.4%和60.8%。但是,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改善情况不显著,目前,基本保持在2007年的较低水平,个别年份较高,但不够稳定,波动较大。

“十二五”前半期,经过多方努力,我国消费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状况有所改善,但远未达到发达国家以消费需求为主体,主导和引领经济发展的程度,“十三五”时期,我国仍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充分挖掘扩大消费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扩大消费的体制障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两个比重”,促进消费率不断提升。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转换,本文以“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控制目标为基准,对最终消费增长变动进行定量分析预测,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消费总量增长应该达到的理想增长格局,并对影响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居民收入增长趋势进行联动预测。

一是最终消费年均增长10.9%,消费率达到53.1%

从历史走势看,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明确的弹性关系。按照支出法GDP计算:消费弹性系数=最终消费增长速度÷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本文预测“十三五”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主要采取弹性系数法。预测分为三步:第一步对经济增速作出判断,第二步测算经济与消费的弹性系数,第三步预测最终消费的总量、速度和比重。

(1)设定“十三五”GDP实际增长为7.2%。“十二五”前三年时期我国经济增长8.2%,7.5%是经济增长的底线。随着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调整加快,“十三五”时期GDP确立7.2%的增长较为适中。考虑到物价变化走势,将“十三五”GDP平减指数设定为2.5%,那么GDP名义增速约为9.9%。

(2)“十三五”消费弹性系数设定0.96和1.1两种情景。1978至2013年我国消费弹性系数呈现波动走势,平均为0.96,1978至1999年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大多年份保持在1以上,2000年以后消费弹性系数下降,2003年降低为0.61,但2009至2011年弹性系数有所提高。我们分设两个增长情景:情景一是假定“十三五”消费需求延续过去的增长力度,消费弹性系数为0.96,即35年的平均水平。情景二是假定“十三五”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扩大消费、改善民生和增加居民收入取得积极成效,消费弹性系数显著提高,消费弹性系数提高为1.1。

(3)最终消费总量及速度预测。情景一:按照0.96的消费弹性系数和名义GDP年均增长9.9%计算,“十三五”最终消费年均增长9.5%,2020年消费率降低为48.5%,重归历史最低水平,甚至比“十二五”三年的消费率还降低1个百分点。在该情景下,我国消费率过低的问题更趋严重,三大需求不协调增长格局进一步加剧,应当避免。

情景二:按照1.1的消费弹性系数和名义GDP年均增长9.9%计算,“十三五”最终消费年均增长10.9%,2020年消费率提高为53.1%,比“十一五”和“十二五”前三年消费率提高4个和3.6百分点,消费率持续下滑的局面得以扭转,国民经济呈现更加协调的发展,这是一个理想的增长方案,也是推荐增长方案。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